最近印度總理莫迪的日子不太好過,"5?7空戰"的勝利,讓更多人站出來對他發難。
大家都在猜,他會不會在印巴邊境搞出點大動靜。
畢竟從目前的兵力部署看,印度空軍明顯在憋著一股勁,目標直指巴基斯坦剛列裝不久的殲-10CE,大有不擊落幾架誓不罷休的架勢。
空戰失利成"政治負資產"
印度軍方想把"5?7空戰"包裝成"大勝",結果被巴基斯坦甩出的殘骸照片和飛行員俘虜視頻狠狠打臉。
現在反對派天天拿這事說事,諷刺莫迪吹的"印度制造"就是個笑話——連自家戰機的雷達都不如中國貨,還好意思吹噓"南亞第一"?
更讓莫迪頭大的是內部壓力。
執政黨背后的"國民志愿服務團"老大最近公開呼吁"75歲以上公眾人物該退休",這話明擺著是說給快75歲的莫迪聽的。
再加上副總統丹卡爾剛到75歲就突然辭職,這節骨眼上的動作,傻子都能看出不對勁。
這種時候,用一場對外軍事勝利轉移視線,幾乎是印度政客的祖傳手藝。
而巴基斯坦手里的殲-10CE,正好成了絕佳的"靶子"。
畢竟在印度空軍看來,上次輸就輸在這型戰機上——要是能把它打下來,既能證明自家實力,又能震懾對手,還能幫莫迪穩住選票,簡直是"一石三鳥"。
最近衛星圖像顯示,印度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安巴拉、賈姆訥格爾等空軍基地動作頻頻:陣風戰機的起降頻次翻倍,幻影-2000掛著激光制導炸彈搞實彈演練,連平時舍不得用的蘇-30MKI都開始搞24小時警戒巡邏。
更有意思的是,他們還把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往前線挪了挪,這架勢,怎么看都像是在為下一場空戰做準備。
巴基斯坦那邊也沒閑著,不光宣布關閉了部分邊境空域,還把殲-10CE從內陸基地調到了靠近前線的斯卡杜機場。
有軍迷扒出照片,這些殲-10CE掛載的不是訓練彈,而是實打實地掛著霹靂-15E遠程導彈和霹靂-10近距格斗彈,明顯是"帶彈待命"的狀態。
兩邊這劍拔弩張的架勢,讓人不得不懷疑:第二輪空戰是不是真的要來了?
殲-10CE成"眼中釘"
在印度空軍眼里,巴基斯坦的殲-10CE簡直就是"眼中釘肉中刺"。
畢竟在"5?7空戰"中,正是這型戰機憑借超視距空戰優勢,把印度的米格-21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連帶著讓陣風戰機的"南亞無敵"神話也碎了一地。
現在印度空軍上下都憋著一股勁:下一場必須擊落至少一架殲-10CE,不然這面子實在掛不住。
為了對付殲-10CE,印度最近可真是下了血本。
先是給所有陣風戰機緊急升級,把原來的"米卡"導彈換成了射程更遠的"流星"空空導彈,還號稱要給雷達系統打個"補丁",專門針對殲-10CE的隱身涂層。
軍迷都知道,陣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確實不錯,但殲-10CE的雷達反射面積比傳統戰機小得多,再加上電子戰系統的干擾,印度這波升級能不能奏效,還真得打個問號。
(印度空軍現役戰機)
更夸張的是,印度突然把擱置了好幾年的"114架多用途戰機采購計劃"重新提上日程,預算直接拉到200億美元。
現在全球軍火巨頭都盯著這塊肥肉:波音的F-15EX、洛馬的F-21(F-16的印度特供版)、歐洲的"臺風"、瑞典的"鷹獅",連俄羅斯都把蘇-35的模型擺到了印度航展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印度買這些飛機就是沖著殲-10CE來的——他們需要一種能在性能上全面壓制對手的機型,盡快填補心理落差。
不過軍迷圈都在調侃,以印度軍購的尿性,這114架飛機能不能在2030年前全部到位都難說。
畢竟從"光輝"戰機研發了30年還沒形成戰斗力,到法國陣風交付延期了兩年,印度在"買飛機"這件事上,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等他們的新戰機真到位了,說不定巴基斯坦都開始列裝殲-35了。
除了砸錢買新飛機,印度最近還搞了不少"土法煉鋼"的操作,誓要破解殲-10CE的"武功秘籍"。
他們先是給蘇-30MKI換了國產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號稱探測距離提升到300公里,還整合了以色列的"德比-ER"導彈,說要在超視距空戰中跟殲-10CE硬碰硬。
但懂行的軍迷都知道,蘇-30MKI的機身結構就那樣,硬生生塞個新雷達進去,能不能兼容都是問題。
上次印巴空戰中,蘇-30MKI就因為雷達告警系統反應慢,被巴基斯坦的"梟龍"壓制過,這次換了雷達就想翻盤?怕是沒那么容易。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從以色列引進了ELM/2084雷達,號稱能探測隱身目標,專門用來對付殲-10CE的低可探測設計。
他們還大張旗鼓地宣傳,說已經截獲了殲-10CE和霹靂-15E導彈的電磁信號,未來能進行"精準干擾"。
這話聽著唬人,但稍微懂點電子戰的軍迷都清楚,戰機的電磁信號是會動態加密的,哪有那么容易被破解?
真到了戰場上,恐怕印度的干擾系統剛開機,就被殲-10CE的電子戰吊艙反制了。
印度空軍還在邊境部署了大量"阿斯特拉"導彈,號稱射程80公里,能媲美霹靂-15E。
但軍迷扒出數據,這導彈試射了十幾次,成功率不到60%,上次靶試還把自家的靶機給放跑了。
就這水平,想跟經過實戰檢驗的霹靂-15E比,簡直是天方夜譚。
說到底,印度現在的操作,更像是一種"自我安慰"。
他們不愿意承認殲-10CE在航電、導彈、機動性上的綜合優勢,只能靠搞些"花活"給自己打氣。
但戰場不是"嘴炮場",真到了空戰的時候,數據不會說謊,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更不會騙人。
印度想"孤立"巴基斯坦
最近印度突然對中國放低了姿態,又是說"要當發展伙伴,不是競爭對手",又是恢復對中國公民的旅游簽證,連莫迪在公開場合都少提"中國威脅論"了。
軍迷圈都看得明白,這是想打"外交牌"——他們怕下次跟巴基斯坦開戰時,中國再像上次那樣給巴方提供情報支持,畢竟有了衛星數據和預警機引導,殲-10CE的戰斗力能翻倍。
上次"5?7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能精準鎖定印度戰機,就有外媒猜測是中國提供了實時戰場數據。
現在印度想通過緩和對華關系,換中國在未來的印巴沖突中"保持中立",讓巴基斯坦陷入單打獨斗的境地。
這算盤打得確實精,但中國向來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印度這步棋怕是打錯了地方。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最近還跟美國眉來眼去,想讓拜登政府施壓巴基斯坦,限制其F-16戰機的使用。
但他們忘了,巴基斯坦現在的主力是殲-10CE,F-16早就退居二線了。
這種"抓不住重點"的操作,也難怪被軍迷吐槽"戰術眼光還停留在十年前"。
不過還有很多人有疑問,如果印巴真的爆發第二輪空戰,印度能如愿擊落殲-10CE嗎?
從目前情況看,可能性不大。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印度"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可能。
畢竟戰爭充滿偶然性,萬一殲-10CE在執行任務時遇到機械故障,或者飛行員出現誤判,也可能給印度可乘之機。
印度想靠擊落殲-10CE"一雪前恥",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印度能不能靠一場空戰扭轉政治頹勢,只能說:別太天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