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引發熱議,資深記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在文中對美國“大而美”法案表達了強烈質疑。
他在文章開篇寫道:“你們聽見了嗎?那是來自東方的震耳轟鳴(loud roar),是14億中國人民發出的嘲笑聲。”
筆者認為,實際上大多數中國人可能從未聽說過這項所謂“大而美”的法案,也并不關心它。這顯然又是在刻意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老調重彈。
為了更清楚地理解這項法案的內容,以及它為何被認為與中國有關聯,我們先來深入了解一下。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翹首以待的“大而美”財政法案最終版本在美國眾議院獲得通過,并于次日由總統簽署生效。
這項被前總統特朗普盛贊為“大而美”的立法,其核心內容可歸納為“三減兩擴”,具體如下:
第一項重點在于實施大規模減稅措施。
該法案延續了2017年頒布的《減稅與就業法案》中的多項條款,并計劃將其永久化執行至2025年底。此外,還新增以下政策:(1)2025年至2028年間,年收入低于15萬美元者,小費和加班收入免征稅款,最高可抵免2.5萬美元。
(2)兒童稅收抵免額度提升至2200美元,每位新生兒將獲得1000美元的“特朗普賬戶”啟動資金,用于投資股票,18歲時可提取一半,25歲可用于教育或創業支出,30歲則可自由支配。
(3)對于年收入不超過50萬美元的家庭,州和地方稅的抵扣上限從原先標準提高至4萬美元。
(4)凡購買美國本土制造汽車者,貸款利息最多可抵免1萬美元。
第二項內容聚焦于社會福利的大規模削減。
(1)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方面,未來十年預算將減少近1萬億美元,同時引入“每月必須工作滿80小時”的新規定。未滿足條件的無子女成年人將失去資格,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到2034年將有約1180萬人因此失去醫療保險。
(2)食品券項目(SNAP)中,55至64歲人群及子女年滿14歲的父母需滿足更高的工作要求,預計約320萬人將失去援助資格,平均每人每月補助減少25至146美元不等。
(3)學生貸款制度也迎來調整,取消研究生PLUS貸款項目,設定借款總額上限,并廢除失業期間暫停還款的機制。
由于這些政策明顯有利于高收入群體,因而被廣泛批評為“犧牲底層利益、惠及富人階層”,從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不滿情緒。
第三點涉及能源與氣候政策的重大轉向。
(1)清潔能源補貼大幅縮減,電動汽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將于2025年9月底終止,家用節能設備補貼也被取消。與此同時,政府鼓勵擴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力度,并制定新規:若美國企業與中國開展技術合作金額超過100萬美元,則將喪失獲取政府補貼的資格。這一政策直接導致特斯拉CEO馬斯克與特朗普關系惡化。
(2)風電和太陽能項目的稅收負擔增加10%至20%,預計將影響高達500GW的清潔能源項目,部分地區的電價也可能因此上漲,例如懷俄明州預計將上漲29%。
第四項內容為國防與移民支出的擴張。
(1)軍費預算增加1500億美元,主要用于導彈防御系統的升級和核威懾能力的強化。
(2)撥款460億美元用于邊境墻建設,另安排300億美元用于移民拘留與遣返行動,目標是每年驅逐100萬名非法移民。
第五項關鍵舉措是提高國家債務上限。為了避免8月份可能出現的違約風險,法案明確將聯邦債務上限提升了5萬億美元。
盡管這份被稱為“大而美”的法案已正式通過,但許多美國民眾的心情卻遠非輕松。
于是便有了知名專欄作家、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于3日在《紐約時報》發表的那篇批評文章——《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如何助力中國再次崛起》。
當筆者看到這篇報道時,不禁覺得頗為有趣。弗里德曼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復雜情緒。他對這項被冠以“宏大美好”之名的立法表現出極大失望,開頭便質問:“你們能聽見嗎?那是來自東方的巨大轟鳴(loud roar),是14億中國人在對我們冷嘲熱諷?!彼€寫道:“中國人簡直難以置信地幸運:正當高能耗人工智能時代剛剛開啟之際,美國總統及其執政黨竟然做出了可能是最具破壞性的戰略自毀行為之一。”
這篇文章主要圍繞中國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戰略展開分析,指出這是為未來的全球競爭做提前布局。然而,特朗普政府推出的這份看似宏偉的法案,卻可能削弱美國現有的優勢,反而讓中國獲得更多發展契機。
概括而言,這位評論家的核心觀點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這份倉促出臺的法案既未經過國會聽證程序的嚴格審查,也未廣泛征求獨立能源專家或科學家的意見。如此一來,數十億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資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同時可能導致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人失去生計。此外,法案還規定在未來十年內不得征收首個針對“甲烷超標排放”的費用,而甲烷正是加劇全球變暖的重要溫室氣體之一。
當然,也有聲音認為這項法案為美國帶來了不少積極影響:
從企業角度看,法案推出減稅政策,引導跨國公司將海外利潤回流本土,并推動制造業回歸。此舉猶如給經濟注入強心劑,有效激發了增長動能,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在民生層面,法案免除低收入群體的小費稅,這一舉措切實提高了基層勞動者的實際收入。隨著收入上升,消費能力增強,進而帶動整體消費市場活躍。此外,法案削減了一些不勞而獲的福利項目,促使部分依賴救濟生活的人重新進入職場,不僅增加了勞動力供給,也減少了單純依靠福利維生的人口數量。
雖然法案減少了對光伏和風電產業的支持,但卻大力扶持核電與核聚變技術的發展。從長遠來看,這些領域在能源轉換效率方面具有更大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