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明白了什么叫光宗耀祖!”福建安溪,一女孩高考考了692分,文科全省第二,被北大錄取,不過比起女孩自己,她的家族更加高興,甚至直接破例開了祠堂讓她進去拜祖
現(xiàn)場氛圍特別熱鬧:校服、紅綬帶、祠堂、鞭炮、紅花,一家人全都喜氣洋洋,鄰居鄉(xiāng)親也跟著圍觀,有人喊,有人笑,更多的是那種發(fā)自內心的羨慕
對于農村或者小地方來說,孩子考個好大學,真能“帶飛”整個家庭。別的不說,家長一輩子在外面遇到什么事,直接能拿出來炫耀,“我家姑娘是北大的”,這話一出口,底氣都不一樣了
福建、廣東這些地方的祠堂,其實遠不止是祭拜祖先那么簡單,更是濃厚的家族文化,誰家出個狀元,不只是自家高興,全族人都覺得臉上有光
為什么要在祠堂里慶祝?這既是老傳統(tǒng),也是種集體認同。孩子的成就和整個家族連在一起
也有人會覺得太隆重了,其實仔細想想,在這樣的傳統(tǒng)環(huán)境里,教育改變命運這事兒是真的能看得見、摸得著。可能平時大家都在為柴米油鹽奔波,但有個孩子突然跳出來,給整個家族“翻個篇”
祠堂在閩粵地區(qū)從來不只是個建筑。我見過晉江某個家族重修祠堂,海外做生意的族人包了十幾架飛機回來捐款。那些發(fā)黃的族譜上,考上好大學的子孫名字會被描紅,中進士的祖先畫像要掛在正廳。現(xiàn)在雖然不興科舉了,但北大清華的錄取通知書就是新時代的金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