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長春南航吉林基地突發一起令人震驚的悲?。?/p>
一位年僅31歲的南航機長李某某,在刺傷兩名同事后,從辦公樓15層跳下,當場身亡。
據多家媒體報道,這起事件的導火索,是因為他收到“飛行技術不合格”的內部通報,面臨降級。情緒崩潰之下,悲劇發生了。
傷者暫無生命危險,但一條年輕的生命卻就此畫上句號。
飛行員頻出事,是“扛不住壓力”,還是制度出了問題?
事情之所以引發全網熱議,不只是因為它離奇、慘烈,更因為這并不是南航第一次被曝出飛行員“資質爭議”。
就在半個月前,同一公司另一位飛行員李波實名舉報,稱自己因為拒絕為領導“安排娛樂”遭打壓,被停飛。
彼時南航的回應是:他“技術不過關”,舉報“不屬實”。
兩起風波前后腳爆出,都指向同一個點——“技術考核”。一個說技術不過關要降級,一個說是被故意打壓。于是網友開始發問:是飛行員真的太脆弱,還是這個系統本身太冷酷?
細節曝光:談話現場崩潰、玻璃碎裂、墜樓身亡
根據知情人爆料,當天上午10點多,李某某正在基地樓里,接受關于飛行資質的談話。
他被告知存在多個“操作不規范”問題,比如通訊失效處理不清楚、連駕駛艙門密碼都記錯。
結論只有一個:降級為Z類機長,至少要再飛滿50小時、完成多次起降,才能重新考核。
這意味著從“月薪五萬的機長”,一下變成不到兩萬的初級飛行員,職業生涯直接腰斬。
談話到11點左右,他情緒突然失控,掏出刀具刺向兩位領導。
驚慌中,有員工趕來勸阻,現場一度混亂。之后,李某某獨自沖上15樓,用硬物砸碎窗玻璃,隨后縱身躍下。
事發過程不到幾分鐘,救護車趕到時,他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
警方回應、家屬發聲,事件繼續發酵中
當天下午,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并封鎖現場。
7月2日晚,警方發布通報,確認李某某“因工作糾紛”刺傷兩人后跳樓,事件定性為刑事案件。
但細節未提及是否存在精神狀態評估、是否有內部爭議等情況。
與此同步,一位自稱是李某某妻子的網友發文了。
她曬出兩人的合影、丈夫曾執行抗疫飛行任務的朋友圈截圖,還透露他事發前精神狀態極度崩潰,多次向她傾訴“被欺負”。
她不相信丈夫“技術不過關”的說法,懇求相關部門查個明白,“別讓他白白死去”。
網友爆料:技術沒問題,是被打擊報復?
一位李某某的朋友也曬出了6月初的合照,說他是個“經常資助貧困兒童”的好人,飛行技術根本沒問題。
還有人留言稱:李某某被“撤職”的根源,可能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說話不討好某些人”。
他“技術合格記錄”被一筆帶過,卻因“言語問題”被一錘定罪。
而李某某的朋友圈也顯示,他曾多次獲得公司表彰,甚至有“安全飛行標兵”的證書。這個人,真的就只是“技術不行”?
制度背后,有沒有“人情分”?
南航飛行員頻頻出事,引發大眾對飛行員考核機制的質疑。
短短一個月內,兩位飛行員先后被判“技術不達標”,卻有不少內部員工稱考核可能存在“人為操作”,不是靠能力,而是靠“聽話”。
這一切都讓人忍不住發問:
——一個10年零事故、承擔抗疫任務的機長,真的會突然就“飛不了”了?
——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有多少人會選擇用命來抗議?
結語:一聲嘆息,也是一記警鐘
李某某的做法當然極端,甚至傷及無辜,不該被美化。
但他走上這條路,真的只是個人“抗壓能力差”嗎?
一個有責任心、有技術的飛行員,為何被“打分打到崩潰”?制度是否足夠透明?壓力是否可以更人性化?飛行員不是機器人,他們的情緒、家庭、心理健康同樣值得關注。
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上演,希望真相能被還原,不留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