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1日上午,南航吉林基地15樓辦公室里,31歲機長李某某正經歷著職業生涯最黑暗的時刻。
誰也沒想到,這場談話會以血案收場。不到1小時,他持刀傷人后砸破玻璃跳樓,一個年輕生命就這么沒了。
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南航內部管理出了哪些問題?
血濺辦公室,玻璃碎一地
那天上午10點22分,李某某像往常一樣走進辦公室,卻不知道這將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小時。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飛行部領導的臉色比烏云還沉。
"你的技術考核不合格。"短短幾個字,像一記重錘砸在李某某心上。月薪從七八萬直接砍到兩萬不到,機長資格被撤銷,降為最低等級的副駕駛。這不是簡單的工作調整,而是對一個飛行員職業生涯的徹底否定。
評估報告上寫著:"駕駛艙門密碼掌握不準確"、"通訊失效程序掌握不清"。說白了,就是一些技術細節問題,在航空業內并不算啥大不了的事兒。可公司偏偏選擇了最嚴厲的處罰方式,就像用大炮打蚊子。
11點左右,李某某的情緒像決堤的大壩,瞬間崩潰了。他掏出隨身攜帶的刀具,先后刺向黨委書記劉某某和經理朱某某。辦公室里的人都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血腥味混合著恐懼在空氣中蔓延。
隨后聞聲趕來的工會主席和地面員工也沒逃過一劫。李某某像一頭被逼到絕境的困獸,理智的最后一根弦徹底斷了。他沖上15樓,用硬物猛砸走廊玻璃窗,碎片像雨點般從高空飛濺而下。緊接著,他縱身從破口處跳下,身體重重砸在地面,血肉模糊。
好端端的一個人,咋就走到這步了呢?說起來,這事兒還得從一張評估單說起。
從英雄到"廢物",只需一紙通知
原來,李某某收到的不只是簡單的批評。這份"技術不合格"的標簽,就像一頂緊箍咒,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下來。
要知道,李某某可不是什么菜鳥飛行員。他拿過"安全飛行標兵"的稱號,十年飛行生涯沒出過任何差錯。疫情最嚴重那幾年,別人都往家里躲,他卻主動報名執飛包機任務。那句"疫情當前,飛行員絕不退縮",曾經感動了無數人。
可今年,公司突然翻臉不認人,說他"飛行技術不行"。這變臉比翻書還快,讓人很難信服。一個十年無差錯、還被表彰過的機長,怎么可能一夜之間就成了"問題飛行員"?
更要命的是,南航內部這些年風氣越來越怪。"技術不過關"已經變成了一個萬能理由,誰要是和領導關系不好,或者不愿意"合群",很容易就被冠上這個標簽。
貼上這個標簽,后果就是停飛、降級,甚至直接開除,而且沒人能申辯,只能默默當啞巴吃黃連。
就在李某某出事前半個月,另一位飛行員李波也實名舉報過。他說自己因為拒絕陪領導吃飯唱歌,結果被安排"內部整頓"。當他公開發聲后,公司回復也只有一句話:"因技術問題暫停飛行"。這和李某某的遭遇簡直一模一樣,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飛行員即便業務能力強,也難以安心工作。他們時刻被"技術不過關"這頂帽子懸在頭上,但誰來評判"過關"或"不合格",卻沒有標準。很多人被要求做到100分,犯了一點小錯就被一棍子打死。
不過,他媳婦可不這么看這事兒。
"他只是個努力工作的好人"
李某某媳婦哭著說,丈夫這幾天情緒很低落,總說"自己被誤解了"、"白干十年了"。她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怎么也止不住。
她曬出兩人的甜蜜合影,照片上李某某陽光帥氣,笑容比春天還溫暖。還有他疫情期間主動請戰的朋友圈截圖,那份擔當讓人看著就心疼。更讓人動容的是,他還經常資助貧困兒童,轉賬記錄一條條,都是善良的證明。
"他只是一個努力工作、從沒鬧過事的人。"妻子的話像針一樣扎在人心上。一個32歲的男人,孩子還在襁褓中,本應該有美滿幸福的生活。要是他在做出極端行為前,多想想老婆孩子,也不至于走到這一步啊。
李某某的朋友也站出來為他打抱不平。說他人很好,性格溫和,從不和人起沖突。這樣一個人,咋就突然變成了"暴徒"? 朋友透露,李某某的確在工作中遇到了煩心事,特別是和師傅的關系很緊張。
他所有的考核都沒問題,是因為他的師傅說他言語有問題,和飛行能力根本不搭邊,直接就給撤職了。這不是惡意針對是什么?一個好好的人,就這么被人為的刁難給逼死了。
家屬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這背后反映的是整個行業的系統性問題。
制度能嚴,但執行要有溫度
說白了,誰都想知道,這場悲劇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飛行員這個職業,看起來體面,其實背后的壓力能把人壓得喘不過氣。
南航的飛行員一年要接受六次技術考核,頻率極高,標準非常嚴格。每一次模擬操作、每一個流程動作都會被打分,一旦出了問題就可能面臨降級、停飛,像走鋼絲一樣驚險。
一旦被降級,后果遠不只是面子問題。收入會直接掉一大截,從幾萬元跌到兩萬元甚至更低。有的飛行員還被要求補飛培訓時間,等于變相延長工作強度。更要命的是,公司可能還會追討當年的培訓費用,這筆錢少則幾十萬,多的能上百萬,夠買套房子了。
而想跳槽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因為飛行員的培訓成本高,大多數人跟公司簽的是"服務期合同",有很高的違約金。哪怕想走也走不動,只能繼續硬撐,像被拴住的牛一樣。
更嚴重的是,飛行員這份工作極度強調紀律和穩定性,他們在崗位上不能有情緒波動??蓡栴}是,他們自己也有情緒,也有壓力,卻幾乎沒有能安全發泄的出口。
南航雖然設了心理咨詢渠道,但操作起來非常麻煩,預約難次數少,而且咨詢記錄還會被人力部門同步。
也就是說,一旦你去求助,公司內部就知道你"有心理問題",這讓很多飛行員寧愿硬扛,也不敢去看心理醫生。這就像在傷口上撒鹽,雪上加霜。
李某某其實早就亮起了"紅燈"。他在出事前三個月的心理測評中,已經被標注為"高風險",但公司沒有安排談話,也沒有任何后續跟進。直到他真的出事,公司才回頭查閱這份報告,卻為時已晚。這說明制度不是沒有,而是沒人真正去執行。
結語
這場悲劇的根源不在于一次考核,而在于我們如何在嚴格標準與人文關懷之間找到平衡。制度可以嚴格,但執行必須有溫度。
想保證飛行不出事,不能只靠條條框框,得讓飛行員心情舒暢、心態平和才行。天天被壓得喘不過氣、擔驚受怕的,多厲害的飛行員都頂不住。再專業的人,也需要一個能被理解的地方。
前腳有同事實名舉報考核遭報復,后腳就出現"十年零事故"的標兵被認定技術缺陷,這種時間上的巧合讓人不得不深思。李某某固然錯得離譜,可那些坐在辦公室里敲鍵盤定生死的考核者,真就問心無愧嗎?
面對這樣的職場悲劇,你認為企業管理制度應該如何改進?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