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7月5日電(范宇斌)“文化從不遙遠,它藏在我們的語言、習慣、表情與互動中。我希望在上海實習時,可以看見文化之美,看見彼此間的連接與成長。”西班牙華裔青年學生周貞汝說。
5日,“相聚上海 共話明天”2025海外華裔青年學生實習團啟動儀式暨“星僑有約”交流活動在上海市黃浦區舉行。來自美國、西班牙、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海外華裔青年代表參加活動。
華裔青年學生分享個人經歷。 主辦方供圖
周貞汝從小在西班牙長大,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她的成長是一段中西文化交融的旅程:吃著中餐,聽著西班牙語長大;用西方思維方式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東方文化熏陶。
對于周貞汝來說,此行不僅是一場深度的實習體驗,也是一場心靈的對話。“我希望近距離感受中國發展,將課堂知識付諸實踐。我期待走進企業,了解中國的工作環境,并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共同思考、合作、成長。”
周貞汝認為,實習團的精神猶如在東西方思想匯聚下孕育的海派文化。“大家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相聚上海,一起交流與成長。相信只要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就能在交流中產生共鳴、在體驗中發現意義。”
華裔青年學生分享個人經歷。 主辦方供圖
“中國文化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美國華裔青年學生江明潔的父母都曾在上海念書。當她真正踏上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她仿佛走進了那個從小聽父母講起的故事中,開始用自己的視角感受文化的回響與傳承。
“從父母那里,我傳承的是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同時,我也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傳承和傳播中國文化。”江明潔6歲起學中國武術,曾在聯合國總部的舞臺上演出;熱愛中文歌,曾為中國電影創作主題曲;教過中國鄉村的孩子們英語,將美國文化帶入他們的課堂。
在文化的交流中,江明潔認為,自己不是旁觀者,而是實踐者、傳承者。“這次來到上海,讓我把父母口中的‘青春上海’與腳下的‘當下上海’串聯起來,讓記憶繼續生長,更加堅定了我將文化之美繼續傳承下去的信心。文化傳承不只是回顧過去,而是用新的表達,連接記憶與未來。”
華裔青年學生進行破冰交流。 范宇斌 攝
本次活動特邀上海為僑服務聯盟單位代表趙云昊擔任生活導師。他談及,中國古人喜歡把故鄉稱為“桑梓”,因為在農耕社會,桑樹是紡織業的重要基礎,梓樹的木材可用于制作器具。這些樹木伴隨家族的繁衍,當人們離開故鄉時,桑梓就成了他們心中對家園的深深眷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希望華裔青年學生感受上海魅力,增進桑梓情懷。”
“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經歷,更是一座連接現實與夢想的橋梁。”黃浦區僑辦主任施海燕說,黃浦區從歷史傳承、科技創新、多元文化、產業發展、生活體驗等角度,為華裔青年學生量身定制了參訪路線,希望大家感受到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本次活動由上海海外聯誼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主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