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至7月,南通市關工委聯合南通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智子方舟”團隊,在帶隊老師徐璐璐的統籌協調下,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以“童心賦智能,科創向未來”為主題的系列暑期培訓活動。來自學院的中外大學生志愿者通過“智體美”多元互動形式,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盛宴,助力青少年們提升科技素養、培養創新思維,播撒科創種子。
南通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積極響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號召,立足“智體美”全人教育理念,聯合南通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活動吸引了眾多中小學學生參與,中外志愿者們通過知識講解、現場演示、實操互動等多種方式,將前沿AI技術轉化為趣味化、場景化的學習體驗,為孩子們搭建起接觸科技、探索未來的橋梁。
智匯AI?啟迪思維
6月28日,在“智模塊”環節,主講人鄒嚴通過生動講解和趣味互動,帶領孩子們走進AI的智慧世界。以AlphaGo為例,通過動態棋盤動畫拆解“蒙特卡洛樹搜索”算法,直觀演示圍棋AI的決策邏輯;外國留學生Synthia分享了SmartSparrow平臺利用AI個性化輔助中小學教學的案例,引發孩子們對“AI+教育”的思考。
實操環節中,學生們分組與五子棋機器人對戰,體驗人機博弈的樂趣。在腦機接口展示區,學生們近距離觀察模型,了解其原理及在醫療康復、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前景。此外,在志愿者帶領下,還學會了如何操控機器狗,了解了機器狗現如今有哪些應用。
體創AI?能動未來
7月3日,在“體模塊”環節,將AI與體育相結合,主講人王茂林帶領孩子們在運動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機器狗現場展示了自主行走、前肢倒立、“trot步態”行進等動作,甚至在摔倒后能自主翻身站起。志愿者還詳細講解了其通過視覺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感知環境,以及步態算法實現動態平衡的原理;留學生Dipal還分享了人工智能在他們國家于教育和農業方面的應用,激發孩子們對AI更多的暢想。
活動設計的“機器狗操縱比賽”環節,讓孩子們在指導下操控機器狗完成“前肢倒立”等動作。觀察機器人足球隊時,孩子們學到機器人通過攝像頭和震動傳感器感知足球位置并進行“戰術配合”。這些互動讓孩子們明白,科技能讓運動更智能,面對失敗更要勇敢“站起來”。
美育AI?創想無界
7月5日,在“美模塊”環節,將AI與美育相融合,主講人閔捷為孩子們打開藝術創作的新視界。通過“魔法橡皮擦”繪畫體驗活動,帶領孩子們領悟AI繪畫的奧秘;展示用AI技術圖生圖的過程,對小朋友的畫作進行二次創作,生成的作品色彩豐富、細節精致,讓孩子們贊嘆不已。
AI古詩詞應用環節,孩子們觀看AI根據古詩詞意境生成的視頻,感受傳統文化與AI結合的獨特魅力。AI作曲環節,AI能分析旋律、演奏樂章,還能與孩子們合作創作歌曲。留學生Waminy介紹了AI在國外藝術領域的應用,讓孩子們對AI的未來充滿期待。
此次“童心賦智能,科創向未來”系列活動,通過“智體美”三維賦能,讓青少年在趣味互動中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感受到科技的溫度與魅力。南通市關工委副主任黃鶴群表示:“我們在孩子們腦海里植入了會‘創造’的科技種子,相信他們會帶著這份好奇與熱愛,在科創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作為“一帶一路”數字教育合作的參與者,南通大學的中外留學生傳遞了“科技無國界”的理念,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了科創的種子。南通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推動AI科普教育常態化,讓更多青少年共享人工智能發展成果。(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