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會見外交部長王毅。王毅說,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歐關系何去何從,各方關注。今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人類作何選擇,舉世矚目。國際形勢越是復雜嚴峻,中歐作為兩大文明、兩大力量,越需要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承擔責任,堅定做世界的穩定性、確定性力量。即將舉行的中歐領導人會晤是關鍵節點舉行的一次重要會晤。
馮德萊恩(資料圖)
緊接著,王毅外長在與馮德萊恩的會談中再次發出明確信號。中方期待通過即將到來的中歐領導人會晤,為未來50年的合作勾勒出清晰藍圖。他重申,中國始終支持歐洲一體化,主張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并愿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馮德萊恩則表態稱,歐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愿與中方開展公平、穩定、互利的經貿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這番話表面上釋放善意,實則夾雜試探。
王毅7月初還要去德國、比利時和法國談這事,手里捏著稀土這張牌,中國商務部也很快回應了歐盟的請求。中國商務部強調,管控稀土出口是為了國家安全,完全符合國際規則,不是故意卡誰脖子。而且已經給歐洲企業“開了綠色通道”,部分民用稀土的出口申請也批了,但想讓我們取消許可證制度?沒門!事實上,中國已經給民用需求開了“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速度,像寶馬、大眾這些企業都拿到了臨時出口許可。
特朗普(資料圖)
結合當下國際形勢,王毅外長選擇此時訪歐,主要有三件事要辦。第一件,就是臨近的美國關稅戰。7月9日是特朗普給各國設定的最后期限,時間一到,將恢復“對等關稅”,其中對歐盟商品將加征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第二件事,是為中歐經貿摩擦尋求長效解決方案。第三件事,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歐峰會將于7月底在中國舉行。王毅外長此次訪歐,顯然是在為中歐高層會晤做準備,提前與歐方溝通,幫助高層對話取得更好成果。
對于中歐關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曾指出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世界面臨陣營化、碎片化、無序化風險。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中歐關系具有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報道稱本次外長會還討論了霍爾木茲海峽的封鎖問題,該海峽是全球20%的石油和天然氣流通要道,這對歐盟和中國的貿易都有巨大影響。此前伊朗議會贊成了一項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措施以此回應美國襲擊。
至于中歐之間,解鈴還須系鈴人。歐盟需要跳出三個認知陷阱:其一,貿易逆差本質上是全球分工的結果,德國對華每年近千億歐元的機械、化工出口正是中歐互補性的體現。其二,所謂“去風險”若淪為保護主義工具,只會加劇歐洲通脹和產業空心化。其三,在地緣政治中選邊站隊,最終可能讓歐洲淪為美國博弈的棋子。眼下中歐最迫切的,是重建務實的對話機制,正如王毅所倡議的“相互尊重、共同進步”,而非在猜忌中滑向雙輸。
歐盟外交政策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資料圖)
歐盟這次妄圖通過“犧牲中國利益”換取美國讓步的背景是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征稅”行動,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說法,在過去的貿易合作中,美國一直都是占據不利地位,所以需要采取行動改變這一現狀,歐盟、中國和其他經濟體都成為了“美國優先”政策下的針對目標。受到美歐貿易戰的影響,歐盟出口呈現下滑態勢,經濟面臨衰退風險,這也就是歐盟急需處理美歐貿易戰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