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寒門出貴子”一直以來是很多底層家庭的夢想,然而真正能做到寒門出貴子的卻少之又少。
此前考上清華大學的龐眾望一直都是寒門貴子的代表人物,如今又有一位寒門學子,靠著不懈的毅力考出671分的成績,報名了“浙江大學”。
當了解她的身世后才明白考出這個成績有多難!
2025 年 6 月 25 日,家住湖南漣源的吳錦秀,緊盯著手機屏幕上,這一次她的高考總分為 “671 分”。
她的這個成績超出全省物理類特招線 195 分的成績,這也不會想到這個出身貧寒的女孩如何考出如此優秀的成績的。
高中三年吳錦秀的晚餐常是食堂最便宜的土豆絲,每天她都刻苦學習知識,她的錯題本上永遠寫得密密麻麻。
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力,吳錦秀完成了高中全部學業,并且成績常年位居前列,在采訪過程中,吳錦秀表示自己并不覺得很苦。
如果了解吳錦秀的出身環境以及家庭情況后,就會發現她能考上浙江大學有多不容易。
2009 年,6 歲的吳錦秀還不懂什么叫命運的殘酷,那一天,母親像往常一樣出門,卻再也沒回來,小小的她跟著父親,在兩畝薄田和三間土房里,開始了相依為命的日子。
家里的經濟全靠父親打零工和政府低保,可即便如此,父親還是咬牙讓她去上學,父親明白“讀書才能有出路。”
小學時,吳錦秀每天凌晨 4 點就起床,打著手電筒走在山路上,一走就是兩個小時,冬天的風像刀子一樣割臉,夏天的雨把山路變成泥河,但她從未遲到過一次。
然而上天并沒有可憐這個家庭,在吳錦秀上初中時,她的父親確診尿毒癥,這個消息像晴天霹靂,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家變得更加緊張。
由于透析費用高昂,即便有醫保報銷,自付部分仍是這個家庭難以承受的,為了省錢,吳錦秀學會了極致的節儉,作業本正反兩面都寫滿字,鉛筆短得握不住了還舍不得丟,食堂的飯菜永遠只選最便宜的素菜。
但苦難并沒有壓垮這對父女,反而讓他們的心貼得更緊,父親病榻前,總不忘安慰女兒:“別擔心,天塌下來有爹頂著。”
而吳錦秀也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父親,只要放學她都會主動承擔起照顧父親和做家務。
在這樣的環境里,吳錦秀卻始終保持著優異的成績,因為她知道,學習是她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也是讓父親欣慰的最大動力。
在高中時期從她住校那天起,整整持續了三年,別人覺得她狠,可只有她知道,父親躺在病床上等她帶好消息回去,命運留給她的時間,從來都不夠用。
中午 12 點的食堂,同學們端著飯盒奔向操場,她卻轉身鉆進圖書館,攤開錯題本,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易錯點,旁邊放著自己手抄的編程筆記 ,一個字一個字抄回來的,到了晚上,她仍想著白天學習的內容。
她認真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知識的點滴,圖書館里,常常能看到她專注的身影,從清晨到深夜,吳錦秀的錯題本上依舊寫得密密麻麻,這些都彰顯出了她對知識的執著。
她不僅在專業學習上刻苦鉆研,還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和競賽,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和尊重。
吃得苦中苦,才成人上人,吳錦秀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硬是完成了逆天改命,考出了出色的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她本人的辛苦付出。
這一次,吳錦秀的事跡被《新華社》轉發,讓更多人看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寒門出貴子,她的事跡,早已超越了個人勵志的范疇。
吳錦秀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再小的光,聚在一起也能照亮整個夜空,再普通的人,也能成為別人生命里的星光,這樣的事跡,值得我們每一個永遠銘記。
從 6 歲失去母親,到父親重病纏身,她的童年布滿陰霾,可她卻用知識做劍,劈開了命運的枷鎖。最終都化作了 671 分的耀眼成績。
吳錦秀的經歷告訴我們,苦難從來不是值得歌頌的東西,但在苦難中不低頭的勇氣,卻能讓生命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更讓人感動的是,當她收到社會的善意后,沒有獨自享受這份幸運,而是轉身成為傳遞溫暖的人,讓愛與希望形成了閉環。
如今的她,正帶著父親的期盼、社會的關懷,未來將在浙大的校園里追尋著更大的夢想,她的故事或許不能復制,但那份面對困境的堅韌、對知識的渴望、對他人的感恩,卻像一顆種子埋在自己的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