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亦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只有到社會中與群眾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產生了社會責任感,才能獲得真知灼見”2025年7月2日至3日,重慶財經學院金融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聯合組建的“金花朵朵”志愿服務團走進巴南區花溪街道陳家灣社區,深入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通過探望老黨員、政策宣講、關愛孤老三大行動,增進對基層的了解,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
【重溫崢嶸歲月】黨員成“活教材”,信仰之光代代傳
7月2日下午,服務團帶著慰問禮品叩開老黨員家門。在黨齡近60年的許先靜老人家中,聆聽她走過的崢嶸歲月。“時代變化快,科技也很發達,雖然這方面我搞不太明白,但我永遠會盡一個老黨員的本分,對黨忠誠。” 許先靜老人淡然的語氣中帶著深深的堅定。馬克思主義學院帶隊老師王亦可與老人溫馨話家常,帶隊老師張清清詢問了老人的健康狀況,兩位老師代表全體團員衷心祝愿老人健康長壽,屋內氣氛融洽,笑語連連。臨別之際,許先靜老人對服務團的到來表示感謝,并對服務團成員們寄予殷切期望:“好好學習,報效國家。”
【政策入腦入心】養老宣講變“聊天會”,老人爭曬幸福賬
“您的高齡補貼到賬了吧?”“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的社區環境越來越好了?”——7月3日上午的社區活動室里,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帶隊老師張清清的宣講變身熱鬧的“民生茶話會”,社區居民踴躍發言,描繪了近年來身邊的民生變化,對政府出臺的各項民生舉措予以充分的肯定。
人民的生活更好了,錢包也隨之充裕起來,為了守護居民的“錢袋子”安全,西南證券重慶第一分公司渝碚路營業部的宣講員用方言講解了如何防范電信詐騙,并現場播放數個典型“防電信詐騙視頻”,讓老人對電信詐騙的普遍性與危害性有更直觀的了解。
【青春守護銀齡】孤寡老人家里來了“孫輩團”
7月3日下午的孤老關愛行動中,服務團成員在于成江、張清清、王亦可三位老師的帶領下,穿梭于花溪街道陳家灣社區陶瓷廠舊職工宿舍區,時間仿佛沉淀于斑駁的墻壁與狹窄的樓道之間。在這里長居已久的三位高齡獨居老人,如同歷經歲月雕琢的蒼松翠柏,雖身處簡樸甚至略顯局促的居所里,卻依然散發著令人動容的生命光彩。
當“金花朵朵”志愿服務團的成員們帶著實用生活物資與青春暖意叩開老人的家門時,迎接他們的是一張張如秋陽般溫煦的笑臉。“你們能來,我這心里頭,熱乎乎的!”一位老人緊握學生的手,眼中閃爍著明亮的光。屋內陳設簡單,卻收拾得異常潔凈利落。老人們談起過往在陶瓷廠揮灑汗水的歲月,言談間毫無暮氣,反而充盈著對當下生活的知足與熱愛。一位老人自豪地展示著自家窗臺上生機盎然的小盆栽,爽朗笑聲中滿是豁達:“我喜歡自己住,想吃什么就煮點什么,簡簡單單,舒舒服服!”另一間小屋中,老人硬朗地招呼大家坐下,微揚的嘴角顯露著內心的喜悅:“看見你們這些大學生娃娃,就像看見自家的孫輩,你們有知識有文化,今后個個都是人才!”這份來自平凡長者的質樸期望,如重錘敲擊在服務團每一位成員的心坎上。成員們送上的不僅是物質關懷,更在與長者的真誠對話中,深深觸摸到普通勞動人民身上那份歷經風雨卻堅韌如初的樂觀精神與家國情懷。
這堂行走在巴南陶瓷廠舊職工宿舍里的思政實踐課,無聲勝有聲。“金花朵朵”志愿服務團的青年們躬身貼近生活的真實肌理,從前輩的皺紋與笑容中讀懂堅韌,在長者的叮嚀與期盼中汲取力量。這份“老有所安”的溫情傳遞,最終指向的是“幼有所長”的精神成長——當青春真正懂得傾聽歷史的回響、承接人民的囑托,那份建設家國的信念,才真正在心底扎根,在行動中勃發。花朵們必將以更堅實的步伐,用奉獻與擔當書寫無愧時代的青春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