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1億人,占全國人口比例高達22%,預計到203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重度老齡化將成為社會新常態。面對如此龐大的銀發群體,如何通過金融創新釋放養老產業潛能,推動養老服務升級,已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在金融創新與產業融合的熱潮下,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人才短缺問題也日益突出。長期以來,我國養老服務隊伍整體專業化水平不高,高端復合型人才供給不足,制約著養老產業鏈條的高質量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養老服務師這一新職業應運而生,并迅速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
養老服務師的出現,可以說是順應時代、呼應需求的創新舉措。這個崗位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照護人員,更是整合了醫療、護理、康復、管理、心理、信息化等多領域知識與技能的高端復合型人才。他們能夠為居家、社區、機構等不同場景下的老年人提供全流程、多層次、個性化的專業服務,涵蓋需求評估、服務方案制定與實施、照護技術培訓與指導、服務質量評價管理、咨詢轉介、實務研究等多個環節。這樣的人才,不僅懂得如何科學評估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健康狀況,還能統籌資源,為老年人量身定制最佳的照護和服務方案,讓“老有所養”向“老有善養”“老有優養”升級邁進。
從行業現狀來看,養老服務師人才缺口極大。當前,大部分養老從業者仍以單一技能型為主,高校和職業院校在醫養結合、智慧養老、老年金融等新興課程方面覆蓋率不足20%,相關青年人才儲備遠不能滿足行業連鎖化、智能化和多元化發展的需求。許多機構面臨的是“招不到人,用不好人”的困境,直接影響了服務品質和行業形象。而隨著金融創新不斷滲透進養老領域,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還要懂得產業管理、風險控制、數據分析等綜合能力。可以說,誰擁有了高素質的養老服務師隊伍,誰就掌握了銀發經濟升級轉型的主動權。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行業內不少人對養老服務師和傳統養老護理員容易混淆。實際上,兩者在職業定位、能力要求和發展空間上有本質區別。養老護理員主要負責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包括飲食起居、健康監測、安全防護、情感陪伴等,是一線照護崗位,對基礎護理技能要求較高。而養老服務師則屬于高端復合型人才,他們除了要具備一定的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具備需求評估、服務設計、質量管理、團隊培訓等系統能力。比如,一位合格的養老服務師,既能為失能老人制定康復訓練方案,又能帶領團隊優化服務流程,還能為機構引入智慧養老設備或對接金融理財產品,實現醫養、管養、金融多維融合。可以說,護理員更注重“做事”,而服務師更擅長“做方案”“帶團隊”“管質量”“謀發展”,兩者各有分工,卻缺一不可。
與此相呼應,近期國家推動的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普惠養老專項貸款、“金融+服務”創新模式,都為養老服務師拓展了更廣闊的職業舞臺。例如,在當前金融產品與服務供給高度同質化、適老化設計滯后的情況下,養老服務師可以參與到產品研發和用戶體驗優化中,幫助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真實需求,推動專屬健康險、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康養消費金融等產品落地;在智慧社區和醫養結合機構中,養老服務師能夠協助實現一站式服務平臺搭建,打通信息壁壘,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與生活服務;在農村及偏遠地區,他們還可以推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提高老年群體防詐騙、防風險能力,讓銀發經濟紅利惠及更廣泛的人群。
而今,不僅城市高端養老機構爭搶優秀養老服務師,就連社區居家、鄉村旅居等新興業態,也對這類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據悉,為加快補齊行業短板,全國范圍內即將啟動養老服務師考試認證體系。此次考試面向社會開放,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將在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35個重點城市設立考點。考生只需在官方指定網站報名,考試教材也會免費郵寄。考試內容全面涵蓋評估與方案制定、照護技術與培訓指導、質量管理與風險防控等模塊,是檢驗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目前考試公告尚未正式發布,但相關安排將在近期公布,有志于投身銀發經濟大潮的青年人才可以密切關注養老服務師考試網。
其實,不論是傳統機構養老還是新興社區康養模式,高素質的養老服務師始終是行業升級轉型的“發動機”。他們既是連接政府政策、產業資本和服務終端的重要橋梁,也是推動金融創新與實務落地的中堅力量。一位合格的養老服務師,不只是把老人照顧好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和系統的管理,讓每一位老人都能獲得尊嚴、安全和幸福感。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一份使命、一份溫度。
面對即將到來的重度老齡化社會,無論是政策制定者還是產業投資者,都已經充分認識到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學習時報》的分析就提到,目前銀發經濟在地域分布和服務質量上存在明顯不均衡,而投入大、回收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等問題,又制約了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破解這一結構性難題,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人才驅動。只有建立起一支既懂專業又懂管理,還能把握科技和市場趨勢的養老服務師隊伍,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的美好愿景。
不僅如此,隨著智能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應用到智慧康養領域,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未來的養老服務師,將不僅要懂得醫療護理和心理疏導,還要熟悉智能設備操作、大數據分析,以及金融理財產品推薦等多方面知識。他們既是老人生活品質的守護者,也是新技術、新模式落地推廣的重要推動者。這種跨界融合的新職業,將成為推動中國養老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當然,要實現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還需要完善相關教育體系和職業發展通道。高校和職業院校應加快課程體系改革,把醫養結合、智慧康養、金融理財、人文關懷等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加強實踐環節訓練,為學生提供真實場景下的實習機會。同時,要鼓勵行業企業參與標準制定和課程研發,讓理論與實踐無縫銜接。此外,要暢通職業晉升通道,通過能力認證考試和等級評定,讓從業者看到成長空間和發展希望。這不僅有利于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加入,也有助于提升全行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眼下,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逐步完善、“金融+產業”模式不斷深化,以及各類創新產品與政策工具落地實施,整個養老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期。作為承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高素質的養老服務師必將成為引領變革的新生力量。無論你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希望轉型的新藍領,只要你熱愛這個行業,愿意用心陪伴長者成長,就有機會通過專業考試認證,成為新時代銀發經濟的中堅力量。
未來已來,把握當下。隨著養老服務師考試即將啟動,全國范圍的人才選拔大幕即將拉開。如果你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溫度,為千萬家庭帶去幸福與安心,為中國銀發經濟賦能添彩,不妨關注相關動態,抓住這個改變自己也改變社會的新機遇。
中國養老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變革,而變革背后的核心動力,正是越來越多像養老服務師這樣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他們用專業守護尊嚴,用創新驅動發展,用愛心傳遞溫暖,共同描繪著銀發時代更加美好的明天。在這個屬于銀發經濟的新紀元,讓我們一起見證并參與這場偉大的事業變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