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正被副熱帶高壓狠狠“按”在高溫里!
未來幾天淮河以南沖38到39℃,揚州南京局地或破40℃大關。
這大日頭曬得田里莊稼直“打蔫”,玉米葉子卷成筒,水稻穗子怕曬癟。
農民最愁的是——高溫加旱,作物灌漿期遭罪,秋糧產量要受影響!
蘇南蘇州無錫的菜園子,番茄茄子掛果期碰高溫,果子容易“臍腐”爛掉。蘇中揚州泰州的水稻田,水層淺的地塊,正午水溫能燙壞根系。
蘇北徐州連云港的玉米地,葉片曬狠了會“發白枯”,光合作用跟不上。老一輩傳下土辦法:正午別澆水!
地溫高時澆冷水,莊稼跟人一樣“激著”生病。可光靠老經驗不夠!現在得結合科學——早晚灌跑馬水,保持田間濕潤又不悶根。
大棚種植戶注意!
蘇南蘇北的鋼架棚,趕緊拉遮陽網,別讓棚內溫度竄上45℃。
露天菜地咋辦?割點秸稈鋪壟間,既能保墑又能給根部“打傘”。
果園里的梨樹桃樹,高溫天易落果,建議噴點磷酸二氫鉀,增強抗曬能力。養魚蝦的老鄉要當心!
水塘水溫超32℃,得開增氧機,別讓魚蝦“缺氧翻塘”。
還有雷陣雨的隱患!
午后可能突然下“暴脾氣”雨,帶狂風掀大棚,提前檢查壓膜線。
不同地形要細分:山區果園注意排水,別讓暴雨沖垮梯田;平原農田防內澇,挖好排水溝。
我個人認為,這波高溫來得猛、持續長,得把“抗熱”當成眼下農事頭等大事。江蘇氣象發了高溫橙色預警,未來可能升級紅色,種地人得天天盯著天氣預報。有人問:“等8號副高東退,是不是就涼快了?
”懸!
濕度不降,作物仍像在“蒸籠”里。
關鍵是搶時間——趁早晚溫度稍低,趕緊給莊稼“補營養”,葉面肥稀釋后噴,別燒葉。家里有育苗棚的,夜里打開通風口,別讓小苗悶在高溫高濕里得病害。別忘了給農機“降降溫”!
灌溉設備每天檢查,柴油機水箱別缺水,免得田間作業時“開鍋”。村里要是有留守老人種地,鄰居間搭把手,幫著查看大棚有沒有漏風漏光處。
這時候,土辦法和科學招都得用上:曬蔫的蔬菜苗,傍晚潑點腐熟的淘米水,比單澆水管用。
但有個關鍵問題得注意——持續高溫下,雜草長得比莊稼還瘋,得趁早上露水沒干時除草,省力氣。未來三天是關鍵期!玉米正在抽雄,水稻孕穗,這時候“抗住曬”,秋糧才有盼頭。
可能有老鄉覺得“年年高溫,挺一挺就過”,可現在溫度一年比一年高,老觀念得改改了。
數據擺著:江蘇夏季高溫日數十年增長1.73天,極端高溫越來越常見,預防得做在前面。
行動清單趕緊列上:①今天就檢修水泵滴灌設備 ②明早去鎮上買遮陽網 ③午后別安排田間勞作。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天熱人也得顧好自己!
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別下田,中暑可比莊稼曬蔫更危險。只要咱把土辦法用活、科學招跟上,再兇的高溫天,也能護好田里的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