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無苦集滅道
阿彌問五臺山弘愿老禪師:怎樣參四諦苦集滅道之無?
弘愿老禪師說阿彌啊,心經云:“無苦集滅道。”觀四諦觀我,無我即無苦、無集、無滅、無道。參悟四諦之“無”,需從般若空性的角度切入,核心在于觀照“無我”而證得空性。
理解“無苦集滅道”的本質。苦諦指人生諸苦,如生老病死、求不得等,集諦是苦的根源,如貪嗔癡等煩惱,滅諦是滅除痛苦的涅槃境界,道諦是通向解脫的修行方法,如八正道等。
? 空性視角下的“無”?:在般若智慧中,四諦是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執著于苦、集、滅、道的實有概念,反成障礙。“無苦集滅道”,意為從究竟實相看,四諦本身也是空相,無實體可得。
苦非實苦:苦由因緣聚散而生,若悟緣起性空,苦相即消。集非實因:煩惱業力本空,如云聚云散,無積聚之體。滅非實境:涅槃非可證得的實體,而是心性本然清凈。道非實法:修行方法,如戒定慧是方便施設,不可執著。
參悟方法:以“無我”觀照四諦,此為核心法門。破我執?:眾生因執著“我”為實有,才感苦、造業、求滅、修道。當觀五蘊皆空,了知“我”是假名,無獨立自性。此時,苦因“我”生,無我則苦無所依;集因“我”聚,無我則煩惱無根。
? 融入空性?:在禪觀中,直接體認心性本空。觀苦諦時思惟苦由因緣生,無實苦者,如“我”,苦相即化歸空寂。觀集諦時洞察貪嗔癡本無實體,唯是妄念流轉,念起不隨則集滅。觀滅諦時不執涅槃為所求,心無所住,寂滅自現。觀道諦時修道而不著相,如行八正道而無修修者。
? 日常修持?:于行住坐臥間,保持“無念、無相、無住”之心:遇順逆境界,不分別苦樂,直下承當為空。念起即覺,不隨業轉,自然漸離四諦纏縛。
勿墮斷滅見:“無”非否定現象,而是透視其性空;若執空為死寂,反成邪見。避免次第障:聲聞人漸修四諦,菩薩頓悟無四諦,但皆歸一味。
真如無苦可舍,是為苦諦。塵勞本清凈,煩惱即菩提,無招集生死之相,是為集諦。諦現一切中道,離邊邪見,無煩惱之惑可斷,亦無菩提之道可修,是為道諦。生死涅槃,體元不二,無生死逼迫之苦可斷,亦無涅槃寂滅之樂可證,是為滅諦。
阿彌結語:一切煩惱結使,皆有我執而生,故無我為四諦之體相。參“無苦集滅道”,終究是借假修真。借四諦之筏渡生死河,達彼岸時連筏亦舍。唯有徹見無我,方能照破四諦如幻,入“心無掛礙,遠離顛倒”的自在之境。日日觀心,處處皆道場。
參心經,開智慧:觀四諦無苦集滅道,無我即無苦、無集、無滅、無道。
阿彌為一切眾生祈福:南無阿祖太上老君!阿彌陀佛!六時吉祥!阿觀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積德,越來越好!南無阿彌陀佛,一切變得越來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阿觀自在,菩提薩婆訶!阿觀自在,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
(李松陽2025公歷0707《非常財富》第02960篇 阿彌聞道 第1120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