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看似充滿機遇與善意的社會,總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刺痛著人們的心。近日,重慶一名女大學生小鄭被拖欠家教費用的事件,而隨著事件的發酵,背后隱藏的真相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小鄭,一位來自重慶的普通女大學生,家庭條件并不寬裕。為了能在暑期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她毅然選擇尋找一份兼職工作。偶然間,她看到了陳女士發布的家教招聘信息,想著既能運用自己的知識,又能賺取一定報酬,小鄭心動了。
雙方經過溝通,很快談好了條件:每課時 100 元,小鄭需要輔導陳女士女兒的好幾門功課。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小鄭全身心投入到這份工作中。她認真備課,每次上課前都會花費大量時間整理資料,只為給學生呈現最清晰、最易懂的知識點。
一個暑假下來,小鄭一共上了 41 個課時,按照約定,她應得的家教費用為 4100 元。此外,小鄭還出于責任心,幫忙墊付了資料書錢,零零總總加起來,費用總計 4287 元。
然而,讓小鄭始料未及的是,當她滿心歡喜地結束教學工作,期待著拿到自己辛苦付出換來的報酬時,陳女士卻開始了她的 “表演”。補課結束后,陳女士以 “手頭緊” 為由,請求小鄭寬限一段時間,承諾下個月一定結算。
小鄭涉世未深,心地善良,選擇相信了陳女士。一個月過去了,當小鄭再次聯系陳女士時,對方卻又以回了老家、暫時沒錢等理由繼續推脫。此后的日子里,小鄭打了上百個電話,發了無數條微信留言,可陳女士要么不接電話,要么敷衍回復。
小鄭逐漸意識到事情不對勁,而當她發現陳女士的手機號變成空號,微信也不再回復時,她徹底傻眼了,自己辛苦一個多月的勞動成果,就這樣打了水漂。
無奈之下,小鄭只好找到陳女士的住處,希望能當面解決問題。可她卻發現,陳女士早已搬走,人去樓空。走投無路的小鄭,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選擇向媒體求助,將自己的遭遇公之于眾。這一事件經媒體報道后,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和強烈譴責。
大家紛紛對小鄭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時也對陳女士的行為感到憤怒。更令人震驚的是,隨著事件的熱度不斷攀升,許多網友開始自發地 “深挖” 陳女士的信息。這一挖,不得了,原來陳女士竟是一名老賴!
越來越多的受害者站了出來,爆料自己與陳女士的 “糾葛”。
王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透露,曾因朋友關系借給陳女士 2 萬元,可對方卻一直不還,發消息不回,打電話不接,仿佛人間蒸發。還有被拖欠工資的保姆,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個月,卻拿不到應得的報酬;
修空調的工人,為陳女士家維修空調后,費用一直被拖欠;
賣水果的小販,給陳女士送水果,貨款卻遲遲不見蹤影;甚至寵物店老板,也遭遇了陳女士的欠款不還。
這些受害者涉及的欠款五花八門,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而他們的經歷如出一轍,都是被陳女士以各種理由拖延,最終不了了之。
通過網友們的進一步調查發現,陳女士早已被重慶、成都等多地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下有大量未還債務。可即便如此,她卻依舊我行我素,四處 “借錢”,從不還款。她利用人們的善良和信任,一次次地欺騙他人,這種行為實在是令人不齒。
在小鄭的事件中,陳女士一開始表現出的窘迫和可憐,讓小鄭對她產生了信任,覺得她只是暫時經濟困難,不會故意賴賬。然而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是陳女士的偽裝,她不僅沒有還款意愿,還練就了一套 “賴賬神技”,讓受害者們無可奈何。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許多網友的憤怒情緒逐漸失控,開始對陳女士進行網暴。在支付寶上,不少網友給陳女士轉賬 1 分錢,并在備注中留言辱罵,希望以此來給她施壓,讓她支付拖欠小鄭的家教費。還有網友扒出了陳女士的姓名、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在網絡上進行傳播。
雖然網友們的出發點是為小鄭打抱不平,但這種網暴行為其實也涉嫌違法。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多次發送侮辱性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以及公開他人隱私信息等行為,都可能面臨法律的制裁。
目前,小鄭仍在為討回自己的辛苦錢而努力,她與其他受害者聯合起來,打算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雖然前方的道路或許充滿荊棘,但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這起事件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無論是在求職、兼職,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往來,我們都應該提高警惕,簽訂詳細的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避免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同時,對于那些老賴行為,社會應該加大懲治力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還大家一個公平、誠信的社會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