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川普心心念念的 “大而美” 法案,最近終于迎來投票時刻,結果是51:50,就多了這么一票,勉強通過了,可算讓川普得償所愿,但這法案效果實在不咋地,還讓他和馬斯克之間的矛盾更深了。
以前他倆好得跟親兄弟似的,啥事兒都能托付,現在因為這法案徹底鬧僵了,特朗普這次明顯動真格的,連把馬斯克趕出美國的事兒都在琢磨了。
可就在這時候,奧巴馬突然站出來給馬斯克撐腰,還態度堅決地抵制這個法案,這下大家都納悶了,這個 “大而美” 法案到底是干啥的,咋把美國政壇攪和得這么雞飛狗跳?而他真會被驅逐出境嗎?
兩人鬧掰
要看懂今天特朗普和馬斯克怎么鬧翻的,得先回到他們剛“合作”那會兒,那時候特朗普剛上任,需要樹立一個形象:不是個亂來的人,而是懂經濟、支持高科技的總統。
而馬斯克剛好是全美最紅的科技企業家,做電動車、造火箭、搞太空計劃,是“新科技”的代言人,于是特朗普就把馬斯克請進了白宮,給他一個重要頭銜:白宮效率辦公室成員。
說白了就是公開站臺,這個動作不僅提升了馬斯克的社會地位,也讓特朗普有機會向全世界展示:“我重視創新,我和馬斯克一起搞未來?!?/p>
馬斯克也不吃虧,他搞的那些項目,像特斯拉、SpaceX 還有超級高鐵,哪個都得砸進去大筆錢,還得靠政策支持才行。
政府一發話,項目容易審批,補貼容易到位,所以他也愿意配合,參加會議、合影留念,兩人互相利用,關系一度很好。
但問題很快來了,特朗普上臺后主推的是“美國再次偉大”口號,核心是傳統制造業和能源,不是新能源和高科技,這跟馬斯克的理念背道而馳,尤其在特朗普提出一個叫“大而美”的工業法案后,矛盾徹底爆發。
或許將他驅逐出美國
這個叫“大而美”的法案是特朗普在競選和連任中反復宣傳的重點,他對外說這個法案能讓美國制造業重生、就業人數暴漲、美國重新強大,但法案真正的內容是另一回事。
它砍掉了很多普通人依賴的社會援助,比如聯邦醫療補貼、低收入家庭救助等,與此同時特朗普把這些錢轉給了傳統產業,尤其是石油公司、軍火商、芯片制造商,直接給他們減稅,金額高達數千億美元。
馬斯克一看炸了,因為特斯拉正好是新能源行業,過去這些年靠政府政策支持、稅收優惠和環保法案才一路做大,而現在政府換了個方向,這些支持說斷就斷,等于直接動了他的根基。
馬斯克直接在社交媒體上開炮,大罵這個法案是 “拖美國后腿的垃圾”,還直言:“靠補貼化石能源根本沒法讓國家變強,只會讓美國變得更窮、更弱,還沒了競爭力?!?/p>
他還特別指出,這個法案厚達940頁,“全是利益集團寫的”,完全無視普通民眾的未來,這已經不是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小摩擦了,而是根本理念上的沖突。
特朗普要的是拯救鐵銹帶選票,保住中下層白人工人的支持,而馬斯克相信技術進步、能源轉型、太空探索這些才是美國的未來,這兩種思路完全沖突,根本走不到一塊。
矛盾徹底爆發后馬斯克開始反擊,他不僅放狠話說要成立新政黨,名字都想好了,叫“美國黨”。
他的想法簡單直接,一門心思想推翻共和黨和民主黨這些舊勢力,讓美國政治來個大重啟,在推特上他毫不客氣地罵特朗普,說特朗普這人太善變,之前找自己幫忙時態度挺好,現在卻處處針對。
特朗普也沒有退讓,他馬上喊話:“馬斯克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緊接著他動用了一個特別部門聯邦效率委員會,要求徹查馬斯克公司有沒有虛報項目、騙取政府合同。
諷刺的是,這個部門還是馬斯克當年幫他搞起來的,更狠的是特朗普放話給媒體說 “正在考慮要不要取消馬斯克的公民身份,或者把他趕出美國”。
這話一放出來,輿論瞬間被點燃,一個是美國總統,一個是國內最有錢的主,現在互相拆臺到連面子都不要,明擺著徹底決裂了。
前任總統下場反對
當特朗普和馬斯克在媒體上互懟的時候,其實 “大而美” 法案到底能不能成,關鍵根本不在推特上,也不在新聞發布會上,而是得看國會山怎么定。
這份厚達940頁的法案,涉及數千億美元的財政調整,重點是削減社會福利、擴大傳統工業補貼,是特朗普為競選加分的“殺手锏”,為了讓法案通過,共和黨幾乎是動用了所有手段。
最終在參議院里,這份法案以51:50的微弱優勢通過,民主黨知道擋不住,就開始用拖延戰術阻擊,他們強烈要求,必須把長達940頁的法案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現場朗讀一遍,光這個程序就要耗上十幾個小時。
他們還準備了上百條修正案,希望通過“程序癱瘓”來延遲法案表決,逼迫共和黨讓步,這場拉鋸戰成了一場政治“苦戰”:國會變成了“朗讀會”,議員們幾乎24小時輪班通宵作戰。
外面輿論沸騰,里面眾議員眼圈發黑,整個美國政治系統,仿佛卡在了某種“極端對抗”的模式上。
更戲劇性的是,兩個早已退休的前總統也“下場參戰”,奧巴馬發聲說這份法案是“對工薪階層的背叛”,呼吁美國人民堅決抵制,他明確指出,削減醫療與教育,是“砍未來”。
而小布什也意有所指地警告,這種財政傾斜到傳統軍工和石油的做法,可能會讓美國“為短期收益付出長期代價”。
兩個前總統雖然來自不同黨派,但這次罕見地站在同一邊,顯然是看不下去了,他們的聲音雖然沒有選票,但對社會氛圍影響很大。
最終這份爭議巨大的法案,還是在四號美國獨立日前被強行通過了,本來是慶祝國家團結的日子,卻變成了全民意見撕裂的象征,一邊是白宮慶功,另一邊是社會反彈。
整個事件像一場政治大片,總統、首富、前總統、議員全部卷進來,但熱鬧過后真正受影響的是老百姓,未來幾年,醫保、福利、稅收、就業都會被這份法案改寫,這一步到底是戰略突破,還是災難開端?
現在沒人能說清,只有時間能給答案。
參考資料
美眾院最終通過“大而美”法案!民主黨全部投反對票!最新版本法案“劫貧濟富”“將最大利益留給了富人”——2025-07-04 08:59·灣區財經傳媒
特朗普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馬斯克回應——2025-07-02 16:39·環球時報
馬斯克怒批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稱要建立美國黨——2025-07-02 09:06·京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