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天寫2篇原創,有時控制不住自己會寫3篇,甚至4篇,財經類和敏感類文章主要發布在星球。
注:本文成于6月24日。
【正文】
本文聚焦湖北省13個地市州的經濟運行情況。
一、湖北省13個地市州2024年經濟運行情況
(一)湖北省經濟體量位居全國第7,經濟增速在經濟大省中表現較好
1、2024年,湖北省經濟體量達到6萬億元,邁入6萬億大關,低于廣東(14.16萬億)、江蘇(13.7萬億)、山東(9.86萬億)、浙江(9.01萬億)、四川(6.47萬億)和河南(6.36萬億),高于福建(5.78萬億)、上海(5.39萬億)、湖南(5.32萬億)和安徽(5.06萬億元)。
2、2024年湖北省名義和實際經濟增速分別達到5.67%和5.8%,超過4.23%和5%的全國平均水平,名義經濟增速超在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一,實際經濟增速亦表現較好。
(二)同樣奉行強省會戰略:僅省會武漢的經濟體量超過萬億元(占比達35%
1、和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地相比,湖北、四川、河南與安徽均奉行的是強省會戰略。目前在湖北省13個地市州中,僅武漢的經濟體量超過萬億元,高達2.11萬億元,占全省的比例高達35%(四川成都、河南鄭州與安徽合肥占比分別達36%、23%和27%)。
其中,排名第二的宜昌2024年GDP僅0.62萬億元。可見,武漢在湖北省內的地位和成都在四川省內的地位差不多。
2、在省會城市中,武漢的經濟體量僅低于廣州(3.1萬億元)、成都(2.35萬億)和杭州(2.19萬億元)。此外,武漢的經濟體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9,低于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苗族、成都與杭州。
二、外貿:武漢一家獨大,黃石、宜昌、襄陽等地緊隨其后
2025年湖北省進出口總額達到7058億元,低于河南的8202億元和安徽的8649億元,外貿依存度為11.76%,在經濟大省中表現中規中矩。
(一)湖北省的外貿體量主要集中在武漢,其2024年進出口總額達到4033.5億元,貢獻了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7%。此外,其余進出口總額超過200億元的城市從高到低依次為黃石(607億元)、宜昌(498億元)、襄陽(378億元)、荊州(247億元)、孝感(234億元)和荊門(204億元)。
(二)2024年湖北省外貿依存度10%的城市僅兩個,分別為武漢(19.11%)和黃石(26.31%),其余外貿依存度超過6%的城市依次為荊門(8.27%)、宜昌(8.05%)、咸寧(7.38%)、孝感(7.17%)、荊州(7.04%)、襄陽(6.19%)。
可見,湖北省各地級市的外貿表現比較分化,以武漢、黃石兩地為主。其中,機電產品貢獻了黃石出口總值的41%左右,其光電子信息產業等亦有一定貢獻。
三、人均可支配收入:湖北省位居全國第13,武漢遙遙領先,非省會城市分化不明顯
(一)2024年湖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9萬元(城鎮居民為4.70萬元),分別位居全國第13(城鎮居民位居全國第17),和安徽基本相當。
(二)就湖北省內而言,武漢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43萬元和3.35萬元,遠遠高于其它城市(排名第二的宜昌分別為4.85萬元和2.6萬元)。不過就湖北省內的非省會城市來說,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別并不大。
四、財政指標(一)湖北省的財政壓力總體較大,非省會城市尤為明顯
數據上看,湖北省的財政壓力較大,2024年湖北全省的財政自給率僅為39.47%,在經濟大省中僅略高于河南(38.38%)。
1、2024年武漢貢獻了湖北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的42%和46%(安徽合肥分別為24%和26%),但卻僅承擔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5%。也就是說,湖北全省40%以上的財力全部聚集在了省會城市武漢。
2、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200億元的地級市依次為武漢(1667億元)、宜昌(294億元)和襄陽(286億元)。
(二)僅武漢、黃石與鄂州的財政自給率超過50%
2024年湖北省財政自給率超過50%的城市僅三個,依次為武漢(67.2%)、鄂州(59.28%)和黃石(57.35%)。此外,2024年湖北省財政自給率低于30%的城市主要有荊州(28.44%)、黃岡(26.28%)、十堰(29.78%)、恩施(20.35%)和隨州(28.07%),財政壓力相對較大。
(三)各地對非稅收入的依賴度普遍較高
就非稅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值來看,湖北省平均為32.63%,低于安徽的35.63%、四川的36.11%和河南省的37.81%。其中,2024年非稅收入占比超過40%的城市分別為黃石(41.99%)和鄂州(47.86%),同時僅武漢、宜昌、孝感的非稅收入占比低于30%。
五、結語
(一)數據上看,湖北省同樣奉行的是強省會戰略,且其省會城市武漢在省內的重要性和成都基本相當,高于合肥和鄭州在安徽和河南省內的地位。
例如,2024年武漢擁有全省存款和貸款的43%和57%,高于合肥的34%和37%、鄭州的30%和45%,和成都的47%和57%基本相當。
(二)相較而言,湖北非省會城市的經濟發展和財政壓力均非常大,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省會城市武漢擁有的金融資源和財政資源較高,且承擔的財政支出壓力相對偏小。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本公眾號所載信息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本公眾號對所載原創內容保留一切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本公眾號所載的任何原創內容。如征得本公眾號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對相關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