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淘好片,刷好劇
科幻片的魅力在于,它宏大的世界觀,會讓人頓覺自己的卑微渺小。600萬美元成本,還是部科幻片,能拍出什么樣的片子出來?雷·沃納爾的答案是:《升級》。
影片導演是雷·沃納爾,但在這里不得不先提到溫子仁,好萊塢目前最熱門的導演之一,他先后執導了《速度與激情7》、《海王》等商業大片,還開創了“招魂”恐怖宇宙。
這也使大眾都記住了導演溫子仁,但卻忽略了雷·沃納爾,這個站在溫子仁背后的男人。溫子仁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雷·沃納爾的幫助。
他是溫子仁大學時期的好友,兩人在電影領域志同道合,一起拍攝了那部著名的小成本恐怖片《電鋸驚魂》,從而在好萊塢一戰成名。
其中溫子仁是《電鋸驚魂》的導演,而雷·沃納爾則為影片編寫劇本,并且出演了片中的男主角“亞當”。
之后溫子仁便不再擔任“電鋸驚魂”系列的導演,但雷·沃納爾卻始終是“電鋸驚魂”每一部的編劇,他才是真正的電鋸驚魂之父!
作為編劇的雷·沃納爾是驚悚類型領域的奇才,他在講述超自然的故事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作為導演,他對身體恐怖有著明確的喜好——指的是異常體質和生理侵害相交織的形式。
《升級》是他自編自導的電影,讓人意外的是,這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風格硬核、驚悚的科幻動作片,世界觀設定類似《攻殼機動隊》、《硬核亨利》,描述了人類可以被機械化改造的近未來世界。
但同樣具有了“身體恐怖”的內核!那就是機械與人類靈肉的交纏。金屬和肉體相嵌,有一種冰冷的性感。AI和人類爭奪身體的控制權,令人熱血沸騰。
其實,AI和人類抗衡的探討,是科幻影視作品的一大肥料,經典的如《2001太空漫游》,《銀翼殺手》,近年熱門的如《真實的人類》,《西部世界》等。雖然每部作品的側重點不同,但都無一隱射未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威脅。
影片由Blumhouse公司制作。說名字可能陌生,倘若說起他們公司制作的《逃出絕命鎮》、《分裂》、《忌日快樂》等電影,很多人就會心領神會地“哦~”一聲。
Blumhouse公司向來以制作低成本、高口碑、高票房的“恐怖片”著稱。僅僅是2017年的三部電影《忌日快樂》《分裂》《逃出絕命鎮》就分別獲得了全球1.14億美元、2.78億美元、2.53億美元,而且這些電影的成本,均在一千萬美元以下。
《升級》的制作成本同樣很少,僅只有500萬美元。但這對以拍攝小成本驚悚片起家的雷·沃納爾來說,還是駕輕就熟的。畢竟當時他和溫子仁拍攝的成名作《電鋸驚魂》,只花了120萬美元。
所以,不要被《升級》這種沒有任何吸引力的名字給騙倒,也不要嫌棄影片僅有的600萬預算,這部電影雖然不能顛覆三觀,但卻在科幻探究人工智能的紅海上,重新勘探出一小片油田。
《升級》把故事背景設定在近未來,消費型科技大幅度成熟,自動化、人工智能、萬物互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環。例如所謂的智能家居,你回到家中,就自動營造出最舒適環境。
智能駕駛,解放人類肉身的一大成就。車窗一擋,你甚至能在川流熙攘中,享受私人空間。
但在這樣的環境中,總有少數叛逆者存在。男主角格雷,就是這樣一個“食古不化”的老派,不喜歡所有事都交給機器。
一次偶然的外出,格雷與妻子遭遇了持槍搶劫,格雷被打成全身癱瘓,妻子也死于歹徒的槍殺。
從醫院中蘇醒的格雷,面臨妻子身亡、自己癱瘓的殘酷現實,一度想要尋死。
正在這時,格雷認識的一位科技大佬找上門,說有一種智腦芯片技術,可以讓他重新站起來,但是這個技術需要保密。
格雷想都不用想,當即接受了智腦芯片植入手術。讓格雷沒有想到的是,芯片的智慧遠遠超乎他的想象,智腦似乎擁有自己的意識,它可以與自己對話。
擁有完全碾壓人類智能的智腦,不僅如此還能賦予格雷超強的搏斗能力!智腦也沒有人類慣常的恐懼與猶豫,可以毫不留情做出殺人決定。就當智腦從精神和肉體讓格雷全面升級的同時,格雷陷入了巨大的陰謀中……
電影從這一刻開始,便開始顯露它動作片的本質,打戲精彩程度之高,不僅有舞蹈一般的視覺設計,也有著精確到毫厘的分寸之美。
《升級》在故事完成度、場景構圖、動作設計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畫面儀式感與蠻荒感兼具,觀感非常棒。
升級
導演:雷·沃納爾
主演:羅根·馬歇爾-格林
豆瓣8.2
看更多精彩影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