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紀羽,一個想方設法讓你變富的人。今天的故事很干貨,咱們來聊聊上海灘傳奇大佬杜月笙,看看他是怎么對待錢財,是怎么樣賺大錢和花錢的,還有為何風云一生晚年錢不夠花。紀羽看過很多遍杜月笙的傳記,查找了不少史料,覺得杜月笙的人生里面,藏有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財富密碼,如果我們通過今天的這個視頻,能夠學到一些皮毛的話,相信對于我們賺錢,甚至人生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和啟發。那話不多說,我們上干貨。
一、出發橫財,仗義攏人心
杜月笙剛出道時是跟著黃金榮和林桂生的,這個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林桂生帶他去了一個大賭場,由于運氣好,幾個小時杜月笙就贏了幾千個大洋。我們看看杜月笙是怎么做的,他發現自己很短時間就贏了這么多錢,他第一件事就是馬上起身告辭,聲稱黃公館有事需要立即處理。其實是不是真有事呢?當然不是,他急著走的目的就是為了鎖住這么一大筆利潤,不要再輸回去了。
對于杜月笙來說,他很清晰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向老板邀功的好機會。于是,杜月笙拿著贏到的幾千大洋,虔誠地遞給林桂生,林桂生一愣,說錢是你贏的,我不能收。另外,黃公館也不差錢,這正好是個籠絡人心的機會,林桂生自然不會收。杜月笙很缺錢,但是他卻更珍惜這次邀功的機會,堅持說手氣是老板娘的,于是兩個人推讓了一會兒,最后林桂生煩了,杜月笙只能是乖乖聽命。
把錢拿回家里之后,杜月笙心里很歡喜,怎么用呢?經過一番思索,杜月笙選擇的是一種投資,一種有極高回報的投資。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錢大家花,杜月笙是個講義氣的人,他明白講義氣會給他帶來更多的回報,在他看來這樣的花錢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既充分享受了花錢的樂趣,還帶來回報,這樣無形的回報更有價值。杜月笙還明白,這筆錢還不能花在黃公館的兄弟身上,不能拿錢籠絡老板的人,以免老板起疑心。于是杜月笙把錢拿去一一看望了自己曾經的師父、兄弟,阿貓阿狗都分到了一杯羹。
這筆錢杜月笙花得很暢快,最讓他暢快的是他花錢還花出了一個效果,林桂生的肯定。杜月笙不知道的是,林桂生在他拿走那筆錢之后,一直在默默關注他使用的動向,杜月笙回自己老地方仗義疏財,林桂生看在眼里,這反而讓她更賞識杜月笙,她認為如此花錢的人,懂得籠絡人心,絕非池中物,可以有大用。此后,由于林桂生的賞識,杜月笙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通往巔峰的道路。這就是杜月笙對于第一筆橫財的處理方式。
二、利用信息差,貨幣投機
戰爭年代的中國,有人會因一日三餐而發愁,卻也有人賣弄手段,大發橫財。杜月笙無疑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在他插手工商界,干得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滿之時,他還不滿足,又將手伸向了交易市場,大做投機買賣。
盧溝橋事變之后,國民政府為了穩定后方金融秩序,支付日益龐大的財政開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諸如發鈔、增稅、募債等等的戰時經濟政策。隨著戰事的發展,由于物資匱乏,國民政府大肆增發“法幣”,再加上一些商人囤積居奇,造成貨幣一再貶值,物價瘋狂上漲。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切斷了國際交通線,并對國民政府統治區域進行經濟封鎖,使得這一現象更加惡化,百姓民不聊生。國民政府為了遏制通貨膨脹,決定發行美金儲蓄卷,后來又發行了黃金儲蓄卷,原本打算以發行這兩種儲蓄卷來減少境內“法幣”的流通量,從而達到擬制通脹的目的,但由于沒有固定其匯率,反而加速了“法幣”的貶值,造成新一輪的經濟混亂。一些投機商人利用倒賣“法幣”或者“儲蓄卷”,從中賺取利差,大發橫財。
杜月笙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也加入投機的隊伍,由于他人脈極廣,耳目眾多,他在重慶和上海均設立了秘密電臺,用來獲取兩地的情報。一次,重慶美金儲蓄卷的價格看跌,一美元只兌換30法幣,大量的人在賣出儲蓄卷,兌換成法幣賺利息,與此同時,上海的美金儲備卷價格卻在上漲。杜月笙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他命人在重慶購進大量的美金儲蓄卷,然后讓人把這些儲蓄卷帶到上海去銷售,一來一往,就賺取了一筆驚人的財富。
從這里可以看出,杜月笙投資了眾多人脈,有豐富的市場信息。其實任何生意都是信息差,也就是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充分利用好信息差,就是賺錢的不二心法。
三、八面玲瓏,長袖善舞。
杜月笙對于怎么花錢,拉攏知識分子非常有一套。他知道這些自認為清流的名人雅士,最為看重的就是個人名望和尊嚴。所以他在拉攏對方的時候,盡量顧全對方的面子、尊嚴,采取的是一種迂回的方式。先巧妙地運用種種手段施恩于人,等到人面、情面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方就必定會心悅誠服地做杜公館的座上客。
杜月笙久聞國學大師章太炎大名,一直想與其結交,但是沒有機會。有一次,章太炎因為一個房屋糾紛的事情,苦無對策,情急之下,章太炎忽然想起了杜月笙,于是修書一封向杜月笙求援。杜月笙喜出望外,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于是趁機向章太炎回信一封,表示愿意親赴章太炎府上,登門拜訪。章太炎欠他人情,自然不好拒絕。見面之后,兩人相談甚歡,杜月笙臨走之前,悄悄地將一張2000銀元的錢票壓在了茶杯之下。在以后的歲月,杜月笙每個月都會派人往章府送一筆錢,接濟當時生活拮據的章太炎。
中國自引進歐美的律師制度以來,執業律師如雨后春筍,接二連三地冒出來。秦連奎是一個真正的律師奇才,他精通各國法律,經驗老道,打起官司來十有八九都能勝訴。杜月笙聽說他的大名后,就想把他網羅為己用。這位大律師基本沒有什么不良習慣,只有一個毛病:嗜賭。于是杜月笙設計讓秦連奎到自己的賭場里去賭,最后,秦連奎大輸了4000多元,這對一個律師來說,絕非小數。他開出了一張4000元的支票,垂頭喪氣地離去。回家不久,杜月笙即差人將那張4000元的支票送回,還對秦連奎說,當律師的人是靠頭腦賺錢,比不得他們是舞刀弄槍賺錢,因此是贏不得的,現將支票送回,權當交個朋友。秦連奎聞言,大為感動,心里非常敬佩杜月笙的為人,自此,經常地出入杜門,成為了杜月笙至交好友之一。
楊度是一位奇特的政治人物,他是晚清進士,曾經主張君主立憲救國,清覆滅后又鼓吹帝制,支持袁世凱復辟,袁倒臺后在孫中山、李大釗等人的影響下,逐漸傾向于民主共和。后面,他為中央特科做些事情,提供情報。杜月笙很敬重楊度,在得知楊度清貧如洗,在上海靠賣字為生的時候,將自己在法租界的一棟洋房送給了楊度,并吩咐賬房每月送“月敬”500元,作為其日常用度。楊度于是成為了杜月笙的顧問之一,經常出入杜公館。
杜月笙結交文人雅士的方式很巧妙,他很能放下自己的身段,非常顧全對方的面子和尊嚴,既把禮送出去,還十分謙虛低調,喜歡研究別人喜好,做事情、送禮讓別人非常舒服,這是他最大的能力之一。
四、樂善好施,支持抗日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侵略軍大規模進攻華北,中日大戰正式拉開序幕,從此中國就進入了全面抗戰時期。國難當頭,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熱忱噴薄而出,各種群眾性的救亡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杜月笙作為當時的中國紅十字會副總會長,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堅定秉持了積極抗日的民族氣節,積極利用影響,將上海市地方協會改成上海抗敵后援會,開展起了轟轟烈烈的募捐救國活動。在抗戰時期,抗敵后援會對支持前線作戰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這里,當然少不了杜月笙的功勞。
杜月笙幫助國民政府勸募發行5億元救國公債,僅上海一地,就募集了七千五百多萬元,占總量的六分之一,按當時匯率,相當于兩千多萬美金,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杜月笙的募捐活動,不只限于欠款,當時軍隊的許多軍用物資,都是他出面募集的。淞滬會戰開始后,大批軍隊集結到上海對日作戰,許多日用品嚴重短缺。抗敵后援會迅速募集皮棉背心、青布鞋襪、棉毯等物品。
10月26日,侵略上海的日軍突破大戰場防線,向閘北一帶進發,企圖從后面包抄江灣一帶的中國軍隊。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下,謝晉元率524團留守閘北,掩護大部隊撤退,10月27日,謝晉元團進駐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他們在此堅守了四天四夜,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史稱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倉庫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由于四行倉庫與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斗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
四行保衛戰令上海市民深受鼓舞,當杜月笙得知謝晉元食品短缺,就立即出面募集,僅用一天時間,就籌了20萬只光餅送過去。謝晉元部才幾百人,根本用不了這么多,不過杜月笙和上海市民的這份心意令他們深受感動。杜月笙在抗戰時期募集到大量的錢款和物資,工作非常成功,這一次,他的確表現出高度的愛國熱情,真正做到了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只為國家效力,他的行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贊揚。杜月笙從來都不是一個守財奴,而是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充分發揮錢的價值,讓錢去幫助更多的人。
五、一代傳奇,晚年賺錢難
內戰結束之后,杜月笙于1949年避居香港,日子就越來越艱難。由于杜月笙長于社交,好賭好玩,為人仗義,所以兜里的錢留不住太久。自從避居香港以后,上海的生意已然全部沒有了。當初在上海賣掉大樓帶來的45萬美金花了一些,到了香港只剩30萬左右。而杜公館開銷龐大,杜月笙大手大腳花錢慣了,沒有收入很快就吃不消了。
于是,杜月笙要開始想辦法在香港賺錢了,他先是和徐學禹聯合創辦了航聯保險公司,擔任董事長,可這一次,他這個航聯保險公司終于有了力不從心的感覺,保險公司的業務一直毫無起色,使杜月笙完全失去了創辦事業的雄心壯志,而杜公館每個月數萬港幣的開銷,卻一直有增無減,這讓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憂慮。看來公司短期是不會盈利了,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生意,不久前,他投資的四川絲繭生意剛賠了10萬美金,這讓他很難再提起做生意的信心,不過,環境所迫,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再考慮此事,這一次,杜月笙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謹慎了。
當時的香港,有一部分人熱衷“炒金”,弄得傾家蕩產。也有極少數人沉下心來做事業,干貿易,袁國梁是杜月笙的弟子之一,他一有機會就炒點股票,賺點錢補貼家用。杜月笙一次跟他聊家常,說家里這邊無論怎么省,每月也要五六萬港幣才行,自己幾十年沒算過家用,如今卻越算越心焦。于是袁國梁主動請纓,說愿意幫杜月笙炒作股票賺錢。
說起股票,有賺就有賠,袁國梁雖然技藝高超,也是真心想幫杜月笙效力,可是杜月笙的重托讓他很有壓力,做起事情來也不敢放開手腳了。第一次,他戰戰兢兢地幫杜月笙賺了幾千美金,可第二次杜月笙鼓勵他放心去做的時候,卻虧了近3萬港幣,袁國梁心里慚愧于是打算自己負責虧損,對杜月笙謊稱賺了五千。不料杜月笙卻識破了,笑著說,我大致估算,這單生意要是賺了,就不止三五千,若是賠了,數目肯定不會少,你想讓我開心,賺了九千也會添成一萬,怎會只有五千呢?賠了你就會算成自己的,對不對。于是袁國梁只能老實說確實虧了近3萬港幣。
杜月笙在這次以后,就沒有讓他再代理做生意了,此后,加上杜月笙的身體哮喘病越來越嚴重,逐漸力不從心,他就再也沒有做過什么事業,賺錢事業終于結束了。此后的香港杜公館,人心也慢慢散了,飯桌上也越來越不齊整了,幾十口人分成了好幾處吃飯。成了家住在外面的子女,基本上就不回來了,住在這里的夫人、少爺、小姐們,也關起門來各吃各的。往往姚玉蘭就在自己房間吃餃子,孟小冬也窩在屋里沖牛奶吃點心,不過孟小冬還要負責將杜月笙的病號飯送過去,并服侍他吃下。不同于昔日上海華格臬路杜公館的夜夜盛宴,此時香港堅尼地臺擁擠的杜公館,實際上就是一個由許多小單位湊成的大雜院。
紀羽覺得,人一生的福氣和財富確實也是有限的,并不是無限的。人在自己身體健康,能夠賺到錢,有福氣的時候要珍惜自己的福分,把錢財用在該用的地方。如果到了福氣用光的那一天,即便你是一代傳奇杜月笙,也難免以窮困落幕。人生往往就是這樣,財富來的時候,你會不知道窮日子是怎么過的,而財富離你而去的時候,你也不知道自己當年為什么會有錢卻不珍惜。
好了,那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如果你喜歡紀羽更多財富方面的內容,關注,坐上財富快車,我們下期見,拜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