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Qi
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 ICB )如 PD-1/PD-L1 抑制劑在癌癥治療中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但仍有約一半的黑色素瘤患者對治療無反應。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免疫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T 細胞無法浸潤腫瘤核心,但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近年來,自然殺傷細胞( NK 細胞)在腫瘤免疫中的作用備受關注。傳統觀點認為, NK 細胞是抗腫瘤免疫的 “ 先鋒部隊 ” ,能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并激活適應性免疫。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NK 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可能具有雙重角色 —— 既能抗腫瘤,也可能抑制免疫反應。 舉例來說, 腫瘤相關的 CD69+perforin ( 穿孔素 ) - NK 細胞被發現在 ICB 難治性腫瘤中吸引髓源性抑制細胞 , NKp30+ NK 細胞在無應答的 ICB 患者中促進 B7H6+ 活化 T 細胞的細胞溶解,而腫瘤浸潤功能失調的 CD56 dim CD16 hi NK 細胞(表達高水平的 NR4A1 和抑制性受體以及低水平的細胞毒性顆粒)與免疫治療耐藥有關【1-3】。
近日,來自比利時魯汶 VIB 癌癥生物學中心Jean-Christophe Marine團隊在Cancer Discover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Cytotoxic NK Cells Impede Response to Checkpoint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 with an Immune-Excluded Phenotype的文章,他們通過分析23名接受ICB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的配對活檢樣本(治療前和治療早期),結合單細胞RNA測序和空間轉錄組學技術,發現在免疫治療無效的患者中,一群高細胞毒性的NK細胞會聚集在腫瘤邊緣,阻止CD8+ T細胞浸潤腫瘤核心,從而削弱免疫治療效果。這一發現不僅挑戰了傳統認知,還為克服免疫治療抵抗提供了新靶點。
該 團隊收集了 23 名接受 ICB 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療前( BT )和治療早期( OT )活檢樣本,通過單細胞 RNA 測序( scRNA -seq )解析免疫細胞組成。 他們發現 在非應答者( NRs )的 OT 樣本中,細胞毒性 NK 細胞(高表達 GNLY 、 GZMB 、 PRF1 )顯著增加,而應答者( Rs )中未觀察到這一現象。這些 NK 細胞表型與 健康組織中的 NK1 亞群相似,具有強細胞毒性但缺乏免疫調節功能(如 XCL1 、 IFNG 表達低)。通過多重免疫熒光和 Xenium 空間轉錄組技術, 他們觀察到 在應答者中, NK 細胞與 CD8+ T 細胞共同浸潤腫瘤核心 , 但 在非應答者中, NK 細胞被排除在腫瘤實質外,聚集在腫瘤邊緣的血管周圍 , 這些發現提示 NK 細胞可能通過物理屏障或分泌抑制性信號阻止 T 細胞進入腫瘤。
為了進一步闡明這些 NK 細胞的作用,該團隊使用了 兩種黑色素瘤小鼠模型 , 一種是 YUMM5.2 (免疫浸潤型) , NK 細胞促進 ICB 療效,清除 NK 細胞會削弱治療反應 , 另一種是 NRAS;Ink4a (免疫排斥型) , 即 NK 細胞抑制 ICB 療效,聯合使用抗 PD-1 和抗 NK1.1 抗體 , 清除 NK 細胞后, CD8+ T 細胞浸潤增加,腫瘤顯著縮小 , 但 若同時清除 CD8+ T 細胞,則療效消失,證明 NK 細胞的作用依賴于抑制 T 細胞功能。通過 CITE-seq (單細胞蛋白組 + 轉錄組)分析, 他們進一步發現經 ICB 治療后, NK 細胞高表達趨化因子受體 CX3CR1 , 如果 使用 CX3CR1 抑制劑( JMS-17-2 )或臨床批準的 CD38 靶向藥(達雷妥尤單抗)可減少 NK 細胞聚集,增強 T 細胞浸潤和 ICB 療效。
綜上, 這項研究顛覆了人們對 NK 細胞的傳統認知,揭示其在免疫治療中的 “ 雙面性 ” :在免疫浸潤型腫瘤中, NK 細胞協助抗腫瘤免疫 , 在免疫排斥型腫瘤中, NK 細胞反而成為 “ 幫兇 ” ,阻止 T 細胞發揮作用。 這些發現提示 “一刀切”的免 疫治療策略可能需要根據腫瘤微環境個性化調整 , 聯合 ICB 與 NK 細胞靶向治療(如抗 CD38 、 CX3CR1 抑制劑)免疫排斥型腫瘤 的效果可能更佳,以及關注 治療早期的 NK 細胞富集 狀態 或可預測 ICB 耐藥 。
https://doi.org/10.1158/2159-8290.CD-24-1208
制版人:十一
參考文獻
1. Neo SY, Tong L, Chong J, Liu Y, Jing X, Oliveira MMS, et al. Tumorassociated NK cells drive MDSC-mediated tumor immune tolerance through the IL-6/STAT3 axis.SciTranslMed2024; 16:eadi 2952.
2. Kilian M, Friedrich MJ, Lu KH-N, Vonh?ren D, Jansky S, Michel J, et al.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ligand B7H6 subjects T cell responses to NK cell surveillance.Sci Immunol2024; 9:eadj 7970.
3. Tang F, Li J, Qi L, Liu D, Bo Y, Qin S, et al. A pan-cancer single-cell panorama of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Cell2023;186:4235 – 51.e20.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學術合作組織
(*排名不分先后)
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轉載須知
【原創文章】BioArtMED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均為BioArtMED所擁有。BioArtMED保留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