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會飛的夏天在吉林”全國大學生校園達人吉林探線活動第一站來到長春,剛好趕上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煥新開街。新生力量遇上向新的新民大街,文旅新地標成功“圈粉”大學生達人。
在博物館第一次與長春相遇
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是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主入口,也是必打卡地點之一,大學生達人的行程就從這里開始。
“了解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走進它的博物館。”廣西民族大學的學生陳峻峰對長春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走進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發現長春是一個非常有歷史厚度的城市,無論在歷史上哪個時期都有獨屬于它的故事。”如學生們的感受,來到新民大街,再走進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就好像在由內而外地了解長春。
從一樓拾級而上,大學生達人行走在博物館《新民更新》《長春故事》《長春時間》《城市之光——先生北上》《長春非遺》五大展覽構建的城市記憶圖譜中,從“一條街、一座城、一群人”品讀長春的歷史。特展廳首推的《古都對話》,成為大學生達人與長春歷史、新民大街過往的第一次相遇。
這里有家“吳彥祖”
沿新民大街邊走邊逛,身邊是一家一家與年輕人“口味”契合的街店,但其背后又無一不透著厚重的歷史。
“新元素與長春歷史文化結合更出彩”“在歷史里看見了向新力”……學生用個性化的視角,不斷地去發覺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特點。路邊“慢跑”的新能源花車、貫穿街路的木棧道、更懂年輕人的充電座椅,讓他們感到新奇與驚喜,激發著他們要把長春最新打卡地分享給更多人的熱情。
在吳彥祖咖啡店買一杯咖啡,再去言幾又書店參加一場閱讀分享會,出來時還能和復古風格的公交站拍張照,走累了路邊“城市會客廳”隨處可以坐下。
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吸引三旬糖水、馬尾咖啡等新店,以及宋洋美術館、言木茶書院等文化體驗空間,整條街29家特色品牌入駐,其中有13家在東北是首店落位。“歷史場景+潮流消費”的差異化布局,文藝而嶄新的店鋪與帶著復古味道的街景呼應,讓長春對年輕人有了更強的吸引力。
冒著“鮮氣”的攻略
新民大街這條承載著長春獨特記憶的老街上,歷史被激活,新的力量在生長。
“朋友們!我今天來到長春新民大街了,這里可美可文藝了!我給你們看……”在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每一處建筑前,大學生達人不斷地舉起鏡頭拍照打卡或Vlog記錄,年輕而富有激情的創作與傳播,將為百年老街帶來更多的流量與熱度。
隨走隨拍,接續而來的是年輕人視角里百年老街的新顏。在大學生達人創作的視頻和圖文里,新民大街的歷史建筑和街景,不再是歷史符號,它們是歷史的記錄者更是講述者。歷史建筑的樓宇屋檐、帶著花環的雙層巴士、隨時能鉆進去露營的小帳篷,都是學生們鏡頭里帶著“鮮”氣的素材。或文藝或活潑的作品,或者是一篇帶著自身體驗的打卡攻略,都讓這條百年老街和新生力量有了更緊密的連接。
逛完老街去見山
站在新民大街,向東步行可以到達桂林路,向南行則可以去逛一逛紅旗街,兩者都是長春經典商圈和熱門打卡地。
大學生達人在游覽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前后,來到紅旗街打卡54路有軌電車東北虎專列和“這有山”。
長春的有軌電車上是可以聽音樂、喝咖啡的;長春的“山”里不只是爬山,是可以吃飯、逛街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達人對這樣的設計感到“震驚”。
山西師范大學學生禹成杰進入“這有山”后脫口而出,“山不來見我,我自去見山。”大學生達人對長春文旅項目的設計感到精妙,“我在別的城市沒有看到過類似的設計,站在高處往下望,是種層巒疊嶂的感覺,真真正正地通過它的設計實現了一種山的感覺。”
更加巧妙的是,大學生達人長春探線第一站來到長光衛星,參觀長光衛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時,大家在“吉林一號”長春主城區遙感影像圖中提前看到了“太空照相機”拍下的新民大街。
從2024年“吉林一號”新民大街衛星影像,到下午直擊2025年煥新的新民大街,大學生達人的旅程就是這么炫酷!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傅瑤 王慧瑩 視頻 都業爍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