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機構的統計數據,今年5月的全球市場手機銷量,12大品牌合計占據95%左右份額,基本形成華為、小米、OV、榮耀、傳音、一加、真我、聯想9大中國品牌(合計占比58%)VS蘋果三星谷歌(合計占比37%)的局面。
12品牌占據全球市場
中國手機品牌整體占優,但若以單品牌全球銷量與利潤來看,三星全球銷量領先較大,蘋果利潤為全球最高,中國品牌銷量最高的為小米的14%,利潤方面大多數中國品牌普遍不高。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格局已基本穩定,除了華為在退出海外市場多年后重返多個區域市場帶來了一些市占率的積極變化,大多數區域市場都呈現以蘋果、三星為核心的海外巨頭與以小米、OV、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品牌的混戰,各大品牌的區域市占率基本難以見到顛覆性的變化。
12大品牌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本土化品牌,競爭力非常孱弱。印度智能手機產業雖然在受益中國企業的技術扶持后發展迅速,產能暴增,但未有具有競爭力的本土品牌出現。
三星蘋果VS九品牌
從全球市場角度,三星以豐富的產品矩陣,擁有涵蓋低端、中端、高端的全系競爭力,蘋果在高端產品方面保持較大優勢,偶爾會受到三星、華為部分機型的挑戰。小米、OV、傳音、榮耀、華為的市占率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各家競爭不休,同時合力一點點啃下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份額。此舉對三星更為有效,而對蘋果的市場地位撼動較小。
三星和蘋果在利潤最為豐厚的美國、歐洲市場的穩定輸出,中國品牌暫未有更多的方法有效撬動。
從中國市場角度,蘋果的粉絲濾鏡讓其市占率始終穩定,所獲高利潤更是秒殺其他品牌。中國品牌的彼此競爭呈白熱化,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盈利能力,三星自被擠出中國市場后,一直有心回歸,目前來看其在中國消費群體中仍有小部分死忠。
自研芯片成為焦點
從應用處理器角度,諸多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受制于人。以今年1季度的應用處理器市場份額來看,聯發科、高通、蘋果位居三甲,中國大陸芯片廠商正在蓄力追趕。
蘋果的芯片組基本為其自家產品使用,占比5%的三星和占比4%的華為模式與之類似,都是以自研芯片優先保障自家產品的競爭優勢。
高通以高端市場為主要出貨對象,較為穩定,占據大量中低端市場需求的聯發科則很可能守不住36%的市場份額。
全球市場需求疲軟
多家機構對2025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謹慎樂觀,認為只有不足1%的同比增長,中、美、歐的主力市場更成為各大品牌的競爭焦點。
此前表現出眾的新興市場,如南亞、東南亞、非洲、拉美、俄羅斯、中東等,增速都已經放緩,價格競爭的有效刺激性也已經減弱,對此受影響最大的品牌正是中國品牌之一的傳音,各大品牌需要針對性施展新的市場策略,或投入更有針對性的機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