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記者 李如意
教育協同發展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十余年來,京冀兩地中小學建立了160余對“手拉手”幫扶合作關系,聯手提升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水平,促進基礎教育共建共享,共繪教育“同心圓”,更加緊密的教育協同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教室里的瑯瑯書聲、操場上的恣意奔跑、科技課上的頭腦風暴……寒來暑往,學生的改變發生在校園里的每個角落,京冀教育協同發展潤物無聲。
雄安文德幼兒園:
為未來之城“育苗”
“哇,真是太神奇了?!痹谛郯参牡掠變簣@的教室內,看到桌子上的編程測量機器人來回走動,測出了玩具的長寬高,大班的學生們發出了歡呼聲。
文德幼兒園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是一所新建幼兒園。今年上半年的課程中,學校教師親自動手制作全新的玩具“編程測量機器人”。隨著機器人“朋友”的加入,孩子們從教室里走到操場、樓道等更廣闊空間,他們操作著機器人用編程視角測量校園的各個角落。
來自北京的教師鄧雅靜曾在北京海淀區任教多年,并多次獲得教育榮譽,她介紹“健康打底、科學賦能”是文德幼兒園的課程體系。“既保留北京優質教育的精髓,又結合雄安特色進行創新?!彼f,結合雄安科技之城、未來之城的定位,老師們聯手設計幼兒編程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高科技元素。
“從忐忑不安到游刃有余,這一年讓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意義?!鼻嗄杲處燅R雪然說,許多年輕教師在團隊協作氛圍中得到了快速成長。雄安文德幼兒園園長殷珺是北京市優秀教師,已在雄安新區工作多年,先后參與多所幼兒園的援建幫扶。她介紹,幼兒園將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這支由北京優秀教師和名校畢業生組成的團隊為雄安新區學前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北實三河校區:
銜接課程鋪墊學業“下一程”
暑期來臨,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的老師們仍舊忙碌。
6月30日至7月2日,學校開設了小初銜接課程,課程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學科,同時增設了學習方法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協作訓練等特色課程。課程內容既注重對小學知識的鞏固與拓展,又巧妙引入初中學習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幫助學生提前適應初中學習節奏。
六年級學生李同學說:“通過參加這些銜接課程,我對初中學習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再像以前那樣感到迷茫和害怕,反而充滿了期待。”家長王女士說:“學校的銜接課程安排得非常周到,不僅關注孩子的學習,還關心他們的心理成長,讓家長非常放心。”
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成立于2021年10月,經過積極探索,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正逐步縮小與北京總校的差距。對標北京總校辦學模式、師資隊伍、課程建設等方面,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讓優質教育資源完成高質量對接融合。本次在小初銜接課程上的積極探索,不僅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持,為區域內其他學校提供了借鑒,也有利于提升當地整體教育水平。
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校長廖向群表示,學校發展已步入正軌,教育教學工作正朝著與北京總校“同形、同構、同質”的目標邁進。
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
“雙導師制”激發學習興趣
目光轉至渤海灣畔的曹妃甸,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是較早一批京冀教育合作的標志性項目。為了將北京總校先進理念完整“移植”,北京景山學校組建“智囊團”,6名主管校長和老教師開啟了近十年的雙城生活。他們每周往返京冀,把總校60余年教學經驗傾囊相授。
高中二年級地理老師韓俊來自山西長治,2017年大學畢業后到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任教。她說:“自從我踏入校門起,北京景山學校本校的地理老師廉輝就一直指導我的地理教學,讓我受益良多。廉輝老師現在還每兩個月來分校一次指導教學,有時凌晨兩點還給我發回修改后的教案。”
劉子明同學的故事是學校發展最好的注腳。學校“雙導師制”幫助這個曾經沉默寡言的孩子找到了學習的興趣——學業導師幫他夯實基礎,興趣導師發現了他的語言天賦,鼓勵他加入學校英語社團活動。如今,他能用流利英語辯論,升學目標直指北京外國語大學。他說:“學校的教育理念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據了解,曹妃甸分校深度融入北京景山學校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在這里,老師們適應隨時被聽課,手寫教案、提前備課、跨校教研等制度讓先進教學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課堂實踐,點亮學生的未來發展路。
來源: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