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陳毅這個名字,大家第一時間肯定會想起建國之初那位身經百戰、勇猛無當,有著堪稱傳奇經歷,卓越功勛,不僅驍勇善戰、屢建戰功,而且寫得錦繡文章,文采斐然,可謂是上馬能殺敵,下馬可安邦一代精英的陳毅元帥。
右為陳士可
然而,今天我們介紹一位民國初期封為上將的人,他的名字也叫陳毅,與元帥同名同姓,但打起仗來卻是天壤之別,史書上只記載他打過一次仗,卻是一敗涂地,后來被撤職,且不知所終。
陳毅,字士可,1873年出生于湖北漢陽府黃陂縣,他是清末貢生,畢業于兩湖書院,后來曾經擔任學部參事,京師圖書館纂修、法律館纂修統計科員等職。進入民國以后,一開始擔任北洋政府的總統府秘書、蒙藏院參事,張勛復辟的時候,被任命為“郵傳部侍郎”,復辟很快失敗,他也逃出北京。
由于陳毅精通邊疆輿地,嗜典籍,喜藏書,精于鑒別,藏書中多地理、邊防之書,頗多海內孤本。得到上司的賞識,1917年被任命為庫倫都護使、西北籌邊使、西北邊防司令,任蒙藏總務廳總辦等職,授予將軍府豫威將軍,軍銜是上將,可謂是風云一時的封疆大吏。
其實,陳毅也是一名文人,讀書做學問可以,叫他去帶兵守邊就出事了。正是他當這個外蒙軍政一把手的時候,這里的局勢暗潮涌動,警報頻發。多處戰火紛起,陳毅率領的駐軍處處被動。
特別是1921年2月份的那一仗,舊俄白匪在恩琴的率領下,對庫倫發動總攻,這個恩琴的部隊使出詐術——打著五色旗前進,分別向守軍各防區進兵,官兵以為是自己的人馬前來換防,疏于防備,遭到突然襲擊,機槍、火炮均被奪走,部隊死傷慘重,防區失守。
緊接著,恩琴部隊,擊敗陳毅的衛隊騎兵連,突入城中,猛攻活佛的住所。城中漢商百姓隨之奔逃,“炮聲震天,兵民狂奔”,秩序徹底混亂。陳毅身邊只有一連士兵,僅能保護公署,而其余部隊防守都要自己防區,無法回援,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保護活佛住所的兩個連被恩琴殲滅,活佛被劫走。
恩琴大軍基本控制了庫倫全城,上午八九點鐘,最高指揮官陳毅也知道無力回天,在衛隊的保護下乘汽車向西出城,逃往恰克圖,殘部也陸續退往庫倫城陷落,民國在外蒙古的控制區,僅剩下恰克圖、烏里雅蘇臺與科布多。此時,陳毅趕緊向北洋政府搬救兵,只要能派兵救援,到時自己還可以與援兵一起,重奪庫倫。
然而,他哪里知道,北洋軍閥內部關系復雜重重,為了爭權奪利,常常內訌,幾股軍閥勢力正在大打出手,爭得你死我活,特別是直皖戰爭爆發后駐扎在外蒙的部分軍隊也撤回內地,留守軍隊也出現了士氣低落的情況,根本無暇顧及邊疆的事情,造成外蒙兵力空虛,這使得恩琴的軍隊一時間內在周邊的相對實力顯著增強,而這種情況立即令他野心膨脹了起來。
這個進攻并打敗陳毅的恩琴,全名叫羅曼·費奧多羅維奇·馮·恩琴-施登伯格,其實他并不是蒙古人,出生于一個長期生活在波羅的海區域的日耳曼貴族家庭,他的家族在中世紀就來到了愛沙尼亞地區。不過恩琴的家族雖然是個日耳曼人,卻也有一點匈牙利血統,而他們據此還聲稱自己是蒙古西征后在歐洲建立了金帳汗國的拔都的后裔。
恩琴長大之后入伍還曾參加了日俄戰爭,隨后,他要求來到外蒙古,開始在當地從事將外蒙古分裂的活動。一戰爆發之后,恩琴曾前往歐洲戰場作戰。在此期間他憑借自己出名的殘忍與瘋狂獲得了幾次戰功,也在沙俄軍隊中得到了一定的升遷。而恩琴雖然對于自己日耳曼人的身份深感驕傲,卻也對沙俄帝國有著非常強烈的認同,是沙俄的死忠,同時也許是因為他家自稱是拔都后裔,所以他也還多次表現出了對外蒙古地區流行的佛教的興趣。
俄羅斯十月革命后,效忠沙皇的恩琴出逃到遠東貝加爾湖周邊地區,還招兵買馬,拉起了自己的隊伍。占了一小塊地方,在控制區內橫征暴斂,經常強行搶奪當地人的財產,使得許多當地華商也深受其害。恩琴那時開始籌劃入侵外蒙古,后來他到中國東北,廣泛聯絡當地的白俄族群,還跟當時呼倫貝爾鎮守使張魁武的一個親戚,也就是一個被稱為“金公主”的女人結了婚,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樁婚姻拉攏張魁武以及一些想復辟清朝的力量,為自己所用。但這樁婚姻似乎沒有達到目的,在一年之后恩琴就和“金公主”離了婚。
在此期間,恩琴還曾一度派出軍隊重返俄羅斯,幫助當地殘存的白軍與蘇俄紅軍作戰,但這些企圖都很快失敗。而在隨后的戰爭中,恩琴多次被蘇蒙軍隊擊敗。正在他士氣很低無計可施的時候,他發現中國國內軍閥混戰,特別是駐扎在外蒙的部分軍隊也撤回內地,他發現是機會來了,于是便趕緊率軍隊侵入外蒙古,并很快向南進軍。
沒有想到這一戰他得手,攻入庫倫城中之后,恩琴立了外蒙活佛為傀儡皇帝,自己則封為和碩親王,實際上成為了庫倫等周邊地區的獨裁者,還宣布外蒙“獨立”。在他控制庫倫的5個月時間里,他不改從前暴力血腥的手段,沒有撤退的北洋駐軍和一些政務官員都被恩琴的騎兵師屠殺殆盡,他不但屠殺了大量漢人,還屠殺了很多當時在當地生活的俄羅斯猶太人和蘇俄紅軍支持者。
恩琴的濫殺無辜,他又是俄羅斯內戰中白軍的一員,是蘇俄紅軍的死敵,因此蘇俄紅軍肯定不可能坐視他在外蒙坐大,為此,立即派出軍隊直接攻占了庫倫,恩琴軍隊戰敗,他同時身負重傷,還妄圖逃離,本來可以成功撤退,但因為其部下背叛,他當了蘇俄紅軍的俘虜,隨后,恩琴被判處死刑并被處死,結束了他罪惡和瘋狂的一生。
不過,這次戰敗,陳毅率領的駐軍損失巨大,作為邊疆防守軍一把手的陳毅上將,自然是難辭其咎,因此,很快就被上級撤職,先是由一名封疆大吏降為湖北賑災督辦,后來又直接一擼到底,沒有官職回到湖北武昌閑居。本來是手拿筆桿的文人陳毅,在民國亂世那個時候,趕鴨子上架去守衛邊疆,失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讓人痛心疾首的是,也正是他這次失敗,外蒙也一步步地脫離了袓國的懷抱。
至于陳毅的結局,沒有記載不知所終,只是他有一個兒子陳騫從外國回家參加抗日戰爭,軍銜是上校,在一次戰斗中被日軍抓獲后殺害于廣東英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