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有多牛?2003年,中國汽車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大國。
現在的中國汽車正在試圖向全球化車企轉變,目前比亞迪已有了苗頭。
那么,假如國產車企都變成全球化企業,又會給世界帶來什么變化呢?
咱先立足眼前,就看看咱們國內會有啥變化。
第一,肯定是就業崗位會爆發式增長。
咱們中國現在每年可生產3000萬輛汽車,而全世界每年需要9000萬輛汽車。
假如這9000萬輛全部變成我們的囊中之物,就意味著汽車行業至少還會吸納500萬人。
這可是500萬個高薪崗位,哪怕是收入最低的一線工人也可以達到月薪7000元的第一步。
第二是,中國人賺出來的錢就是中國人的,再也不必給國外車企分成。
以前我們搞合資車,好不容易賺出點錢來,有30%都被合資汽車企業給拿走,他們只是出了技術就坐等收錢。
而中國汽車崛起之后,他們這種盈利模式就再也不可能出現了。如果他們不重新開啟各種加班模式,他們不可能是中國車企的對手。
第三是,中國車企會拿到更多的高端技術,甚至會制定屬于自己的標準并讓全世界執行。
這會讓我們變成規則的制定者,可以賺取出售勞動力以外的錢。
第四是,大量中國汽車企業會到國內欠發達地區去建廠子,看好的是當地較為便宜的勞動力,而這又必然會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對縮小中國貧富差距,地區差距是有巨大幫助的。
至于海外市場,對他們來說可就是噩夢了。
德國汽車那邊現在基本算是認輸了,他們開始研究中國技術,希望和中國汽車企業合作。
已經有德國汽車高級顧問表示,德國汽車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現在還存在著的龐大銷售網絡銷售中國汽車,然后關閉自己的生產線。
日本那邊,整個國家將陷入滅亡的危機。日本家電被我們超越,造船業也被打殘,可以說,現在的日本只剩下一個支柱產業,那就是汽車。
如果汽車也被我們打倒,日本的失業人口將暴增至50萬以上,整個國家將會陷入破產危機。
要是再疊加老齡化以及少子化對日本的影響,這個國家的未來真是想都不敢想。
韓國那邊,會直接導致出口結構失衡,讓出口額減少15%,加劇貿易逆差風險。
失去汽車制造業還會導致數10萬工人失業,讓韓國GDP繼續負增長,讓韓國的GDP排名跌落到20名以下。
美國那邊,從此之后再也不敢和中國一較短長。面對控制了全球汽車制造業的,前所未有的工業強國,美國能做到的就是忍耐,忍耐中國越來越火爆的脾氣。
沒辦法,美國就是從那時候走過來的,二戰時期的美國和現在的中國極為相像。
不忍耐就要挨揍,而且隨著時間越推移,挨揍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別再說中國汽車強大和普通人沒關系,關系實在太大了。
當國家強大的時候,國民在外也不會受欺負,就像是現在的美國人這樣,這一點能理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