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揭示:美國汽車制造業產值仍居全球前三,在皮卡、高端SUV等細分領域保持競爭力。
可問題是美國人居然不相信數據,認為美國汽車制造業已陷入巨大危機。
這也就是為什么,美國一直都在拿關稅說事情的原因。
也能解釋為什么美國要強迫日本購買美國汽車,搞得“破帽子”欲哭無淚。
大哥,就算我讓美國汽車進入日本,日本人也不會買呀,你們的車太大,太耗油了,不適合我們日本國情。
可美國人哪管這些:不聽不聽我不聽!
因為他們知道,若再不想辦法,美國汽車產業的天真的要塌了。
美國的汽車產業最輝煌的年代,是底特律的黃金時代。
1913年,福特胭脂河工廠的流水線以93分鐘下線一輛Model T的速度震驚世界。
二戰期間,底特律變身"民主兵工廠",克萊斯勒工廠每77秒造出一架B-29轟炸機發動機。
1955年,美國汽車產量占據全球80%市場份額,通用汽車一家公司的利潤,就超過全美所有商業銀行總和。
當年的底特律有多輝煌?伍德沃德大道兩側矗立著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的摩天大樓,汽車工人時薪高達35美元(相當于今日120美元),藍領工人開凱迪拉克上班是常態。
這座城市貢獻了全美40%的汽車產能,被譽為"讓世界轉動的引擎"。
但現在呢?
轉折點在1973年到來。在石油危機中,日本車以省油、耐用的優勢撕開美國市場。
1980年,底特律三大車企虧損42億美元,克萊斯勒瀕臨破產。
此后四十年,汽車制造業對美國GDP貢獻率從4.5% 腰斬至2.1% ,就業崗位從1978年巔峰的130萬,萎縮至2023年的76萬 。
2009年,中國以1379萬輛產量首超美國,底特律的汽車裝配廠徹底廢了。
隨著一聲巨響,這座持續了幾十年的裝配廠轟然倒塌。
可見美國人破壞的能力還是蠻強的,炸藥安裝位置極為精準,充分展現了美國人的技術水平。
現在再看看,曾經的帕卡德工廠廢墟上長出森林,費舍爾車身廠變成藝術家涂鴉墻,通用總部大樓掛牌價僅3000萬美元——不到上海一套豪宅的價格。
到底是誰導致了這一切?
表面看是日本、德國車企的沖擊,但致命傷來自內部:
全球各國都在拼命壓縮汽車生產時間,但美國卻陷入了無休止的內耗當中。
那時的底特律,仍在為每輛車1500美元的醫保成本掙扎。在2023年電動車轉型中,美國動力電池產能僅占全球7% ,遠低于中國的65%。
長期的產業外流讓美國人不再愿意從事低端加工業,導致制造業缺乏40萬優秀工人,其中汽車行業缺口超8萬。
在密歇根州,62% 的工廠經理表示招不到合格技工。
而中國技校呢每年會培養200萬名優秀的技術工人,中國的???,本科,大學更是會培養無數的工程師。
美國還有工會枷鎖,
UAW的居然曾允許下崗工人領薪打牌!2019年談判時,他們仍堅持禁止引入更多機器人。
當特斯拉德州工廠用巨型壓鑄機將70個零件整合為1個時,底特律工廠的焊接線上仍有工人舉著"禁止自動化"的標語。
這樣的美國怎么可能不失???
他們是不是忘了,就算在美國不用自動化,可其他國家用了自動化之后對美國產生沖擊,美國又該怎么辦?
到那時所有美國工人都會失業,這個只建立了200多年的國家,果然對歷史一無所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