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案通過,可讓川普高興上了。
7月4日中午一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從華盛頓上空低空掠過。
白宮草坪上,特朗普站起身,掏出簽字筆,刷刷幾筆,簽下名字。
他揚起那份名為《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的文件,對著鏡頭,舉高。
再然后他說出了那句熟悉的臺詞:“美國正在贏得勝利,贏得前所未有的勝利?!?/p>
但贏的到底是誰?
川普高興了,美國人民就遭罪嘍。
很難不注意到這場“配合”得天衣無縫的表演,B-2、F-22、F-35編隊從白宮上空飛過,特朗普簽字、舉起文件、敲下木槌,畫面感拉滿,聲音也拉滿。
這是一場“國家力量”搭配“個人勝利”的雙重展示。
而這場展示不是空有其表。
在那份法案里國防預算被一次性抬高了1500億美元。
這是什么概念?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年度增幅。
而且特朗普選在獨立日簽字,選在軍機飛過的那一刻簽字,這不是偶然。
他要告訴所有人:這是勝利,是重振,是力量。
如果說簽字是宣言,那B-2就是戰鼓。
兩周前B-2剛剛參與轟炸伊朗核設施。
今天它飛過白宮上空,繞場一周。
這個動作向外傳達的不只是軍事信號,更是政治信號。
《大而美法案》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為它涉及稅收、政府支出和國防預算。
它更像是一份政治成績單,是特朗普對共和黨控制力的直接體現。
看表決結果就知道了:
參議院:51比50,靠副總統萬斯投下關鍵一票才勉強過關。
眾議院:218比214,差點就翻車。
在一個兩院都由共和黨掌控的國會,這種險勝背后,說到底是黨內的分裂。
有議員擔心削減醫保的選票風險,有人不認同債務上限的提升,還有人干脆“退休”了,投個反對票當作最后的吶喊。
但這些反對者最終都被特朗普一個個“敲掉”。
他不是用數據說服,而是用影響力壓服。
用MAGA派的選票威脅,用“你敢反,我就換人”這種赤裸方式,把共和黨變成了“特朗普黨”。
這場法案的通過,不是制度的勝利,而是個人權力的勝利。
如果說共和黨陣營在內部博弈,那民主黨則在做少數派最后的掙扎。
這一次民主黨表現得非常整齊。
參眾兩院所有民主黨議員,全票反對,沒有一人投贊成。
這跟幾個月前不一樣。
當時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還主動妥協讓臨時撥款案過了,等于給特朗普鋪了路。
所以這一次民主黨顯然吸取了教訓,集體“硬氣”了一把。
但問題是他們沒有籌碼。
兩院都在共和黨手里,議程也不是他們定的。
即便團結最多也只是“象征性抵抗”。
甚至可以說他們守住了底線,卻擋不住洪水。
“這是給3億美國人的禮物?!碧乩势者@么說。
但數據不會說謊。
稅收政策中心測算,到2026年收入排名前20%的家庭將拿走66%的減稅額度;最富有的1%將拿走25%;而最底層的20%年均減稅額只有90美元。
減稅了,但買菜、加油的錢反而更多了。
為什么?因為同時還有關稅上調,通脹壓力增加。
尤其是對那些租房、開車、靠醫保生活的中低收入群體來說,這90塊可能還不夠抵一周的雜貨漲價。
所以這不是減稅,是轉移。
是把財政資源往上搬,把負擔往下壓。
這份法案另一個關鍵點是把政府債務上限提升了5萬億美元。
法案規定支出削減將在2028年后執行,而減稅卻是立刻見效。
什么意思?特朗普任期內可以“撒錢”,但后任要“還債”。
這是一次典型的“吃肉我來,埋單你來”。
渣打銀行估算,到2025年底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可能升到4.9%。
這對普通人意味著什么?
房貸高了,車貸重了,公司借錢成本漲了,招聘少了。
而4月剛宣布對等關稅時美債利率已沖到4.5%。
現在再加上一輪發債,市場開始動搖,投資者開始撤退。
這是一次財政豪賭,賭的是選票,拿的是國家未來。
B-2飛過,木槌落下,掌聲雷動。
至少在那一刻特朗普贏了。
但真正贏的是誰?
是資本市場?是軍工復合體?還是那1%的超級富人?
而真正埋單的是誰?
是拿著90美元減稅“紅包”、卻面對通脹漲價的普通人,是未來要還這筆賬的年輕人,是制度下沉的美國。
“勝而不武”這場勝利太響,響得讓人聽不清代價。
唐駁虎主筆2025-07-05B-2飛過白宮上空,特朗普興奮簽下名字,向3億美國人宣布他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