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4日,川普發表了毫無價值的對俄宣言后,《金融時報》報道了一段川普與澤連斯基對話。
“你們能打到莫斯科嗎?你們能打到圣彼得堡嗎”
澤連斯基:“當然,只要你們給我們武器,我們就可以”
這段對話被世界多家媒體報道,也在互聯網瘋傳,不少媒體解讀:川普終于支持烏克蘭放開手干了……
但是川普第2天就“辟謠”了。
美東時間15日上午,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痛批《金融時報》:“臭名昭著的《金融時報》為了吸引點擊量斷章取義。”還稱川普只是提出一個問題,而不是鼓勵殺戮。
15日下午川普又在白宮南草坪上駁斥《金融時報》,稱自己既不站在烏克蘭這邊也不站在俄國人那邊,并強調“烏克蘭不應該瞄準莫斯科,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提供JASSM遠程導彈……”
就在24小時前川普剛剛對全世界說過要給烏克蘭中遠程導彈的,《華盛頓郵報》還報道:川普正在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
看看吧,這就是很多媒體爭相報道的“重大新聞”。
對于川普朝令夕改的聲明與言論,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解讀的價值,因為其很快就會用后一種邏輯推翻前面的說法,烏克蘭與歐洲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贏得談判主動權。
《大西洋月刊》的評論一針見血:川普同意給烏克蘭武器,并非因為他對烏克蘭立場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而是怕被別人鄙視自己軟弱,在與PJ的交往中,川普看起來就像是個幼兒,他感覺到了羞辱……
我們昨天就對川普的真實心態做了解讀?不要指望一個人會輕易做出改變,人的思維形成具有凝固性。
一正一反,7月15日也是烏克蘭的建國日,公元882年7月15日這天基輔羅斯建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弗拉基米爾山莊發表了全國講話并向民眾表示祝賀。
他表示:這一天是關于鏈接的日子……是1000年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和現在生活在這里的人跨越時代的橋梁,它建立在三個不可動搖的支柱上:烏克蘭人曾經在這里存在,烏克蘭人現在在這里存在,烏克蘭人未來還將在這里存在……
我們只需要記住這些就行:一個盡管每日都在死亡和襲擊中穿行的族群,卻從未放棄家國的尊嚴!人字只有兩筆,卻不是誰都能站直!
今日,全網都在報道俄烏即將大決戰的消息,稱雙方已在紅軍村~蘇梅680英里的戰線上集結起了130萬大軍……
以上戰場動態我們前天給大家做了解讀,這一戰,既是俄烏兩軍的終極對決,也是人類未來價值觀的方向。
需要說明的是決戰已經開始,來自前線的最新報道,俄第8集團軍第150師和第20師開始在托列斯克方向的烏達奇諾耶~科特利諾~新托列茨克耶一線發起全面進攻,經過8小時戰斗,俄軍被擊潰……俄國人自己拍攝的圖片中進攻道路兩側到處是燃燒或廢棄的車輛。
在波克羅夫斯克左翼,由俄軍第2和第41集團軍組成的左翼兵團前鋒“雞尾酒“部隊全部陣亡,后續部隊正在與烏軍激戰。
南部集群與中央集群正在從右翼突出部的諾沃帕夫洛夫卡向西壓縮烏軍防線。
東部集群沿著波克羅夫斯克30公里寬的正面全線推進,由于戰線拉的太長,攻擊缺乏穿透力,未能夠向前推進一米。
北線邊境上,蘇梅和蘇甲周邊所有橋梁當下已被烏軍炸毀,庫爾斯克俄軍的補給線基本被切斷……烏軍目前已擊穿了俄軍防線,特種部隊正在對俄軍小股部隊進行穿插圍殲,就連最親俄的盧記者都報道“隨著烏軍不斷反攻,俄軍進入了全面防御……”
一寸山河一寸血,烏克蘭人的衛國戰爭壯懷激烈。
由于缺乏兵力,俄媒當地時間15日報道俄羅斯杜馬議員、前南部軍區司令安德烈.古魯廖夫中將已向克里姆林宮發出呼吁,征招所有俄羅斯無子女男性入伍——如果你不能讓一個女人懷孕,那就去保家衛國!
“保家衛國”?多么大義凜然的說辭,俄羅斯被侵略了嗎?全世界都知道是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不是烏克蘭侵略俄羅斯!
和平的代價歷來高昂,但也正因為高昂,所有的熱血最終才成為了豐碑,文明之光,又豈是川普之流能夠遮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