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座旅游城市,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云南,確實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地方,無論是風景,還是風土人情,都給人印象深刻,這也是為何許多游客,前往打卡的原因。
不過,不好的地方,也有,譬如商家欺客現象,屢見不止,誠信經營四個字,做到有這么難嗎?
7月6日,一名女游客在網上發視頻吐槽,自己在云南麗江旅游,看到一家水果店賣竹筒冰淇淋,門面上還張貼十分醒目的幾個大字“竹筒冰淇淋9.9元,”,結果,下單付完錢9.9元,被商家告知需要支付48元。
各地旅游城市,在夏季都流行起了竹筒裝冰淇淋,價格各地不一,即便價格高,游客也會不惜花重金,品嘗一番。
但是,以“低價”招牌吸引人,卻賣“高價”冰淇淋的商家,估計沒有人愿意當這個冤大頭。
事情的經過,這位美女游客,在麗江旅游,看到這一家水果店,門面的正面廣告燈牌上,掛著不同品類的“竹筒冰淇淋”圖案;
在其下方,還吊著一張“竹筒冰淇淋9.9元”的標注;
字體很大,還用紅色字體標注,即便站在十幾米的位置,都能看到。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竹筒冰淇淋9.9元,就是“明碼標價”。
這位女游客,看到廣告招牌后,就直接點了一個竹筒冰淇淋;
商家沒有詢問“要哪一種竹筒冰淇淋”,更沒有告知女游客竹筒冰淇淋多少錢?
在制作完竹筒冰淇淋以后,就交給了女游客。
女游客接過竹筒冰淇淋,直接付款9.9元,正準備離開時,商家出言阻止:
“女游客“錢付少了,價格不是9.9元,而是48元。”
女游客大腦當場宕機,詢問明碼標價,不是9.9元嗎?
隨后,商家指著門框側邊的墻壁上,指著一個很小的標簽說道:
標簽大概只有一個成人巴掌那么大,關鍵還張貼在不顯眼的位置;
作者記得,商家明碼標價的位置,按照要求,需要張貼在消費者能夠一眼能夠看到的位置。
這個位置“不顯眼”也就算了,關鍵“明碼標價”的紙張,像一個便簽。
女游客感覺被欺騙,當場和商家理論,商家揚言:“要投訴就投訴”;
態度十分囂張,一氣之下,女游客就撥打當地市場監督的電話;
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工作人員,會趕來處理。
至于后續,當事人女游客沒有在網上發布。
不過,在女游客發布視頻后,麗江古城官方賬號,在作品的評論區,表示當地有關部門,已經介入。
對此,女游客表示,如果提前知道竹筒冰淇淋48元,是斷然不可能接受的,她自稱來云南旅游很多次了;
但是,第一次被宰了,而且對方的態度,似乎一點不怕。
還有一點,女游客聲稱,當時,她用手指著懸掛9.9元竹筒冰淇淋廣告標識上方的冰淇淋;
并不知曉,那一塊的品類,是48元一份。
而48元左邊的竹筒冰淇淋廣告牌上的品類,才是9.9元。
究竟是誤導?還是套路,大家自己心里評判一下。
如下圖所示:
那么,這種玩套路的竹筒冰淇淋店,是否是第一次“作案”?
細心的網友,在網上搜索后發現,2023年7月31日,有游客就曝光了麗江48元冰淇淋宰客現象;
這一次事發后,多名網友跑去2023年曝光此事的作者視頻下方評論,這位當事人還積極回應;
這位當事人,雖然說不確定,這一家店,是否就是當年宰她的那一家店,但是,細心的網友表示,就是同一家。
搜索了一下,北京竹筒冰淇淋的價格,在39元一份,上海也是這個價格,二線城市,大概在19元左右;
業內人士透露,竹筒冰淇淋5元一份,都能賺錢,成本低廉。
對此,網友調侃,若是2年前賣48元,2年后還是48元,商家不漲價,已經很良心了。
竹筒冰淇淋,本身就是一個游客前往一座城市,打卡的標志,成本不高,商家至于為何用竹子裝冰淇淋,也是一種營銷手法,竹子長得快,和韭菜一樣。
只是希望,商家在逐利時,也要有尺度,不要把游客當冤大頭,猖狂宰客,只會讓游客心中的印象分拉低,誠信經營,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才能穩定經營。宰客,非長久之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