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陶齊淵家庭醫生工作室在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社區常見病慢性病的診療基礎上,利用與同仁醫院合作的優勢,著力打造腦卒中閉環式診療體系,集篩查、干預、治療、康復、護理于一體的腦卒中防治康體系,讓居民獲益多多。
上午時分,在90歲腦卒中患者姚爺爺的家中,陶齊淵家庭醫生工作室家庭醫生助手黃玉珍正在為他進行穿衣訓練。
“先要讓爺爺坐在椅子上,保持身體穩定,然后將爺爺肢體肌力下降的左臂穿入衣袖,然后再穿右側;脫衣時正好相反,先脫健康的那一側,再脫患病的那一側,褲子的穿脫類似。”黃玉珍一邊指導訓練姚爺爺穿衣,一邊將要點講給站在一旁的姚爺爺家人聽,“姚爺爺平衡能力欠佳,多站兩個人在他身邊,可以協助其維持平衡,保障老人的安全。”
姚爺爺接受的穿脫衣訓練,是陶齊淵家庭醫生工作室腦卒中康復護理項目之一。
“腦卒中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尤其是穿脫衣服等日常活動變得異常艱難,我們家庭醫生就是要通過專業且科學的康復護理訓練,幫助患者逐步恢復自理能力、重拾生活信心、提升生活質量。”陶齊淵家庭醫生工作室主管陶齊淵介紹道。
一年前,一次意外跌倒后的腦出血,導致姚爺爺左側肢體肌力下降,臥床不起。在同仁醫院診治后,姚爺爺回到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康復治療。
作為姚爺爺的簽約家庭醫生,陶齊淵為他量身定制了腦卒中康復方案,并建立了家庭病床,定期安排康復師上門為他開展康復訓練。從運動到語言,從吞咽到認知,從關節活動等被動訓練到步行、平衡練習等主動訓練,經過一年多的康復訓練,如今的姚爺爺已經可以使用助步器在家中走動。
在陶齊淵家庭醫生工作室,家庭醫生服務貫穿居民腦卒中防治的全過程。在日常工作中,他們針對高危人群開展頸部血管B超、血脂、血糖、血壓等高危因素的篩查,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科普教育,對于高危人群進行生活方式、疾病管理、藥物預防的干預。同時,建立雙向轉診通道,腦卒中急性期的患者轉入同仁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當患者病情穩定后,再由上級醫院下轉至社區住院或建立家庭病床,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對于家庭病床的患者,家庭醫生和家庭醫生助手會定期上門隨訪,指導居家康復、調整藥物,形成針對腦卒中患者的集篩查、干預、治療、康復、護理于一體的閉環模式。
作為長寧區首批優秀家庭醫生工作室,陶齊淵家庭醫生工作室關注于全人群的健康管理,致力于職業人群的健康服務,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社區常見病慢性病的診療。目前開設有全科、針灸、腦卒中篩查門診,提供社區護理、社區康復、針灸推拿理療等醫療服務,并形成了腦卒中防治康體系、MDT多學科聯合門診、中西醫結合的調脂門診和疼痛針方門診四大特色。
從被動的“等患者上門求醫”,到主動的“上門進行健康管理”,陶齊淵表示,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讓他們滿意、安心,是工作室全體成員的努力目標。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攝影:趙 立
編輯:陳 莎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