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野雞大學”這一現象越發引起人們的關注,“野雞大學”就是指那些沒有教育資質卻打著高校旗號招生的機構,它們利用各種偽裝手段來吸引考生和家長,很多人心甘情愿地上當受騙,遭受經濟上的損失以及學業上的損失。從教育的本質來講,真正的教育應當是激發人的潛能,助力其成長并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是用欺騙讓人誤入歧途,這些虛假大學把原本純潔的教育變成了一個騙局,致使學生虛度了寶貴的學識與成長時期,而且嚴重破壞了社會教育環境。
在中國“野雞大學”現象尤其明顯,高考錄取時節正是騙術高發時節,近些年來,上海地區“野雞大學”成重點,那里不少“大學”假借虛假高校騙取大批考生及家長的錢財,“大學”通常造假官網,冒用錄取通知書,有時還冒充教育部門名義招生,專攻家長和考生高考之后心神不安的情形,用一些孩子在考試中沒能達到理想結果的現實狀況做文章,號稱經過它們“特殊入學通道”便可以上“本科”,或者前往國外大學。
這些學校看起來跟正規大學差不多,但其實根本就沒有國家承認的辦學資格,文憑完全不能得到社會承認,畢業生沒法參加考研、考公務員或者進國企工作,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畢業證”在學歷驗證系統里完全得不到承認,就等于一張廢紙,這種情況下,有些受害者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才明白過來,但是已經晚了,既錯過了升學的機會,又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和時間。
“野雞大學”慣用的套路就是“碰瓷”正規高校。首先它們通常會起一個名字,然后“碰瓷”正規高校。他們起的名字都是跟知名高校特別像,比如說“上海城市建設大學”“上海同濟醫科大學”等,看上去就很有吸引力。他們的名字一般都是以城市命名加熱門專業,而且還會模仿知名高校。比如“上海同濟醫科大學”盜取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歷史和品牌,專門針對醫學類專業考生。
再者就是喜歡搞虛假宣傳,這些機構會制作一些很誘人的廣告,吸引家長和學生,像“200分上本科”“與國外高校合作”“包就業”等等,這些都是很多不熟悉招生政策的考生會上當受騙的原因。還有一些機構會冒充其他學校,有一家叫“上海新華機電學院”的機構,他們就冒充上海機電學院,用“碰瓷式”的名字來招生,考生們為了“低分高就”,很容易忽視風險,輕信這些虛假宣傳。
更讓人揪心的是,“野雞大學”還動起了造假的腦筋,制造出“真假難辨”的樣子,創建像模像樣的官方網站,偽造教育部的有關批文,做出假的錄取通知書等等,有些學校還會請人對搜索引擎做優化,加大其虛假招生信息在網上出現的頻率,使得考生一搜就會“掉進坑里”,有些所謂的“大學”會編造自己有百年的歷史,創造輝煌的校史,像“上海財經學院”就偷用了上海財經大學的歷史,這些信息看上去很可信,其實根本就沒有真實依據。
“野雞大學”造成的危害十分廣泛。最直接的損失就是時間和金錢。考生不僅損失了學費,而且失去了繼續深造的機會。而被假文憑坑害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遭受歧視,工作和社交關系都會受到影響,受騙的經歷也容易造成家庭內部的矛盾,家長花了很多時間與金錢,最后發現自己的孩子上了假大學,這給家庭帶來的沖擊容易導致親子之間的不信任和心理危機。
“野雞大學”冒頭時,有效的應對策略就顯得特別重要,核查學校有沒有合法資質,這是防騙的根本,中國境內,考生和家長可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查閱全國高校名單,這樣就能辨別出沒有官方認證的機構,要保證官網的真實可信度,就要看學校官網的域名是不是合法,錄取通知書上的代碼也可以向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核實真偽,這種辦法可以直接查證錄取是否可靠。
考生和家庭在制定防騙策略的同時,也需認真審視自身心理與行為,不少考生容易被“低分上名校”的宣傳蒙蔽,從而成為“野雞大學”騙局的重點對象,殊不知,教育并無捷徑可走,追尋所謂的捷徑只會步入歧途。同樣的,有些虛假的“中外合辦”項目也須謹慎對待,考生報考時一定要查一查這些項目是否在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平臺》上留有備案,考生最好還是從官方信息源獲取招生政策,教育部官網、省級招考機構和正規高校官網都是不錯的選擇,唯有依靠可靠的渠道,才有可能不被騙。
還有就是“野雞大學”盛行也暴露出社會深層次問題,背后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家庭對成功的狹隘定義,高考在中國教育體系中地位舉足輕重,考生和家長把它當作決定人生的重要節點,焦慮情緒蔓延,這種心理讓“野雞大學”騙局更容易得逞,而且這種騙局成本低,運營方獲利多,所以它會長期存在,治理起來很困難。
給高考考生及家庭給予一些意見十分關鍵,沖刺高考之際,學生要清楚,高考并非人生唯一的途徑,一個人的成功并非依靠捷徑,而是依靠腳踏實地的奮斗與規劃,遭遇成績不佳時,應當選擇合適自身的發展方向,而非盲目投機取巧,考生和家長也要提升自己的信息識別水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核實和考試準備上,理性應對升學問題。
“野雞大學”存在既是一場教育騙局也是一場社會信任和教育公平的沖擊,在高考期間,考生在人生道路抉擇時刻應該淡定,不要太過于急于求成,現在是信息社會,不想被蒙騙就一定得去留意并核對官方信息渠道,真正的成長和成功都是經年累月不斷拼搏出來的,并不存在所謂的快速通道或者捷徑,教育應當啟迪智慧并塑造人格而不是弄虛作假地騙取文憑。“野雞大學”所造成的沖擊是學生和家長不能放松警惕,只有認清教育的本質才是真諦,在遇到各種各樣的陷阱的時候要堅決保持警惕心才能繞開這些騙局,并且有所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