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小暑至,盛夏始
尋一抹清涼時光
小暑節氣
MINOR HEAT
每年7月6~8日,
太陽位于黃經105°時是小暑節氣,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
《說文解字》曰:“暑,熱也。”
哪怕“小”,但只要跟“暑”沾邊,
就意味著躲不開的炎熱。
民間的俗語說,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炙熱潮悶的空氣,
布滿天地之間,
讓人無處可逃。
1
小暑三候
古人云:“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在小暑的時光里,大自然以獨特的方式展現著生命的律動,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擊 。”
一候
溫風至
古人認為,春生夏長皆得益于風的溫厚。小暑時節,天氣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階段,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二候
蟋蟀居宇
《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
所謂八月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時節,此時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屋檐下避暑熱。
三候
鷹始擊
小暑時節,雄鷹開始遠離地面,翱翔在清涼的高空中,以躲避蒸烤大地的滾滾熱浪。
故而在夏季的傍晚,很容易見到鷹擊長空的壯觀景象。
2
小暑養生
宜食:薏米、綠豆、絲瓜、南瓜、苦瓜、冬瓜、番茄、黃瓜、櫻桃、西瓜、桃、鱔魚等。
忌食:山楂、堅果、燒烤、醬菜等。
小暑
心靜自然涼
天一熱極,人便極易生無名火,心煩意亂,困倦乏力。除了各種消暑妙招,備受古人雅士推崇的還有“心靜自然涼”五字箴言。唐伯虎的《事茗圖》描繪了古時文人悠然的消夏方式,長夏之日,悠游山水之間,自有茶香之氣,亦有鳴琴之聲。歷酷暑而不失風度,亦是有智慧的體現。靜中取定,戒躁戒怒,令心神既安且靜,亦是苦夏修身修心之道。
3
詩詞賞析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
小暑至,盛夏始。
愿你如夏日艷陽燦爛明媚,
也如林間清風灑脫輕盈。
享受每一個美好的當下,
讓生命迸發出勃勃生機。
來源:人民出版社讀書會、人民日報
編輯:徐嘉欣(實習生)
一審:丘奇文 二審:程 錕 三審:駱潭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