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民主黨罕見達成一致,前總統布什和奧巴馬接連出來勸特朗普,不要關停國際開發署,但特朗普心意已決,而這么做反倒給中國幫了大忙。
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布,國際開發署不再對外提供援助。特朗普政府就此正式關閉了運營六十多年的機構。魯比奧表示,這個機構的項目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自冷戰結束后就沒什么成果,還加劇局勢緊張,反美情緒高漲。
特朗普老早就想對國際開發署下手了,1月就職時就說,要暫停所有對外援助90天。2月派魯比奧兼任代理署長,特朗普政府開始推動機構關閉,之后試圖將其改組并入美國國務院。
這一舉動觸動了美國兩黨的神經,共和黨與民主黨都站出來反對,前總統布什和奧巴馬罕見地聯手抨擊特朗普。奧巴馬直言,這將是“一個重大錯誤”“一場悲劇”。但無論有多少人想阻攔,特朗普政府最終還是成功了。
就國際開發署的地位和作用來說,關閉它的損失的確不小。雖說特朗普政府將它的功能并入美國國務院,但無論是國際開發署還是美國國務院都在縮小規模,因此美國對外援助的規模必然會縮小。
當然,國際開發署也不止援助這么簡單。它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展的活動多種多樣,包括食品醫療援助,以及某些國家的基建項目。表面上,它是美國國力的體現,向全世界展現它的友好和力量,但深層下,這些援助都或多或少帶有西方或者美國的意識形態。
無論參與項目的員工出于什么目的,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國文化的傳聲筒,美國奪取了世界輿論以及世界國家軟實力的主導地位。更不要說,它原本是冷戰的產物,曾是美國政府杜魯門布局的一環,通過對外經濟援助,拉攏第三世界國家,避免它們倒向蘇聯,最后在1961年正式成立。
也就是說,它的誕生就帶有政治底色。冷戰結束后,它的目標只是改變了,任務沒有結束。國際開發署依舊在不遺余力地向全世界展示美國有多先進,并守護美國的輿論霸權。在針對中國方面,它可不含糊。
比如在中國資助非政府組織,但宣傳一些抹黑中國的思想,并在第三世界國家里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給中國的合作添堵。國際開發署從對抗蘇聯,逐漸轉移成對抗中國。
現在國際開發署正式關閉,就算還有援助項目,也會比原來減少很多。特朗普政府的目標很明確,在他看來屬于浪費,沒法立竿見影的項目都該砍掉,只保留能給美國帶來直接利益的東西。
所以兩黨才會竭力反對,因為這種退出就如同關閉“美國之音”,削弱美國軟實力對世界的影響,創造出輿論真空。
隨著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種真空會成為中國的機遇,能向世界直接展現出中國的模樣。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會變得更容易,中國的國家安全也間接得到提升,因為滲透能力下降了。
說得更遠更廣一些,以后世界的聲音或許就不再是西方世界主導了。全世界有兩百多個國家,但主流的聲音卻在歐洲和北美的四十多國里打轉。廣大南方國家一直被牽著走。現在美國在收回自己的手,歐洲也普遍不太行,這削弱的是整個西方世界。
世界很可能處于一個拐點,未來在中國的帶領下,發展中國家會成為舞臺的新主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