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過去,但那件事卻如同一顆尖銳的石子始終硌在我的心頭,讓我痛苦不堪。我現(xiàn)在依舊深陷在無盡的后悔之中,反復責問自己,為什么當年就不讓女兒去復讀呢?
當年,女兒在高考中取得了615分的成績。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已經(jīng)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分數(shù)了。然而,女兒卻有著更高的追求和夢想,她毅然決然地堅持要復讀。而且,她已經(jīng)積極主動地與學校聯(lián)系好了相關(guān)事宜。那所學校對女兒的成績和潛力十分認可,給出了極為優(yōu)厚的條件:如果女兒選擇復讀,學校不但免除所有學費,還會獎勵她一萬元,并且為她提供一間單人宿舍。這樣的待遇,無疑是對女兒的一種高度肯定,也為她的復讀之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然而,當時全家人都一致反對女兒復讀。大家有著各種各樣的擔憂和顧慮,復讀壓力太大,怕女兒承受不住;第二年高考,萬一考得更差就得不償失。就連我這個一貫支持女兒的父親,在眾人的反對聲和無形的壓力之下,也沒能堅定地站在女兒這邊,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女兒面對全家人的反對,內(nèi)心的委屈和痛苦可想而知。她只能無助地大哭一場,不得不放棄沖擊北大的夢想,甚至連退而求其次上中山的機會也只能忍痛割舍,無奈地去讀了大學。
那四年的大學生活,她過得很不開心,整天郁郁寡歡。她的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笑容也變得越來越少。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實在不忍心看到她如此消沉。
有一次,我鼓起勇氣勸她退學復讀,可她卻果斷地拒絕了我。那一刻,我仿佛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怨恨,我知道,她是在恨我,恨我沒有支持她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女兒如今也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公務員,有著穩(wěn)定的工作和生活。但我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她當年委屈大哭的樣子,那一幕就像電影畫面一樣,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回放。當初如果我能夠堅定地支持她復讀,至少給她一個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讓她能夠為了自己的目標全力以赴。可我卻親手剝奪了這個機會,這讓我后悔不已,一直都無法從這種自責和悔恨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會逐漸發(fā)展。他們對于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未來的方向有著獨特的感知和判斷。女兒堅持復讀,正是她自我意識覺醒和對未來規(guī)劃的體現(xiàn)。而我們家長卻往往以自己所謂的“經(jīng)驗”和“擔憂”,去否定孩子的選擇,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一種忽視和不尊重。
中國教育在線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高考成績600 - 620分段的復讀生中,約40%的學生次年成績能提升30 - 50分,從而達到更高層次院校的錄取線。這組數(shù)據(jù)充分說明了,對于有能力、有決心的學生來說,復讀是有可能取得更好成績的。他們在經(jīng)過一年的沉淀和努力后,完全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多地教育部門的調(diào)研也發(fā)現(xiàn),家長因擔憂復讀風險而否決孩子的選擇后,超半數(shù)家庭在5年內(nèi)表示“后悔未尊重孩子意愿”。其中38%的家長指出,在做決策時過度放大了風險,卻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與成長潛力。孩子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他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往往能夠爆發(fā)出超乎我們想象的力量。
家長應該充分評估風險,為孩子提供理性建議的基礎(chǔ)上,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權(quán)。這不僅僅關(guān)乎孩子當下目標的實現(xiàn),更是對孩子獨立思考、自我負責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
當我們尊重孩子的選擇時,他們會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信任和支持,從而更加自信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相反,如果我們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剝奪他們選擇的權(quán)利,那么他們就會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變得依賴他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