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怕不怕美國?
中國已經在三個關鍵地方完成了反超。
甚至在短時間內,美國使出吃奶的勁也趕不上。
這3方面究竟是什么?美國有沒有機會反超?
首先第一個造船。
以前,美國海軍能稱霸全球,靠的就是超厲害的造艦能力,但今時不同往日。
2000年那會,中國船廠接個韓國的二手訂單都能高興好幾天,現在直接包圓了全球55%的新船訂單。
這是什么概念呢?全球每10艘新建的大貨輪里,7艘是中國造的。
連裝天然氣的高端運輸船,咱都能造4成。
更厲害的是,中國船上90%的部件,從甲板鋼材到發動機,都是自家產的。
再看美國,每百艘大船都難見一艘“美國造”。民用船市場份額快跌到0.5%了,買個零件還得找俄羅斯幫忙。
他們最大的造船廠,這幾年光給一艘航母修電梯就修了半年。
更諷刺的是,美國曾經有一艘護衛艦招標時,其核心動力系統廠商居然是中國公司。
當美國議員憤怒地質詢海軍部長時,對方無奈地攤手:“本土供應商要么破產,要么報價是中國的3倍,我們別無選擇。”
其次是導彈。
美軍在太平洋上,現在也是煩惱一大堆。1987年,美國跟蘇聯簽了個“不玩中程導彈”的協議,結果自己真把技術鎖進保險柜吃灰了。
中國可沒閑著,現在東風家族個個是狠角色。東風-21D能打2200公里外的航母;東風-26更厲害,能打5500公里外的目標,彈頭在天上還能躲對方的攻擊。
2019年美國后悔了,想重啟中導研發,結果翻出30年前的圖紙都傻了:零件供應商早倒閉了,技術骨干都退休抱孫子了。
2024年首枚試射導彈剛起飛,就掉下來了。最近七次試射,六次栽進大海喂魚。
一位退役的美國陸軍軍官在回憶錄里寫道:“我們以為用條款限制了對手,卻沒想到自己反而成了被捆住的那一方。”
最后是防空。
2008年中國買俄羅斯S-300時,西方媒體還嘲笑“買二手貨”,現在咱自己的防空網像鐵桶陣。
沿海360多個導彈連,S-400、紅旗-9B 排排坐,配上反隱身雷達和預警機,不管天上飛啥都能看見。
2024年珠海航展上,紅旗-19 反導導彈的公開亮相,震驚了世界。
這款導彈的雷達系統像一雙千里眼,能同時跟蹤300多個目標,攔截高度達到了100 公里。
還有青藏高原上的雷達站,新型雷達就像站在最高處,火眼精金讓隱形戰機現原形。
現在美國就像個守著老本的“富二代”,看著中國這個后起之秀又是搞造船、又是弄導彈,急得直出臺制裁。
但中國壓根不慌,你玩你的霸權劇本,我走我的實干路線。
說白了,真正的硬氣,從來不是喊出來的,是造船廠里一錘一錘敲出來的,是導彈試驗場里一次一次試出來的,是實驗室里一天一天熬出來的。
太平洋的海風一直吹著,但力量的天平早就開始傾斜。美國的制裁枷鎖,最終成了中國創新的磨刀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