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第一天,禹州市教體局發布公告:“不得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不得以托管、素質拓展、家政服務等名義開展隱形變異培訓”。但距離教體局大樓僅三公里的恒達景座小區里,各類違規培訓已摩拳擦掌等待開班。
在國家“雙減”政策實施的第四個年頭,一場貓鼠游戲仍在這里反復上演。當河南7月1日宣布全省所有學科類培訓一刀切禁止至8月31日時,禹州的教育監管部門仍在形式主義的迷宮中打轉。
花樣翻新,違規補課轉入地下戰場
在恒達景座小區三樓這家名為“清泉”素養中心的機構,堂而皇之地打著“素質教育”旗號進行學科培訓。幾十名小學生在機構里接受閱讀理解輔導,幾十名中學生埋頭做著試卷,老師課堂上激情滿懷在教授考試作文的習作技巧...據知情人透漏,這只是培訓機構的一個校區,該培訓機構以語文培訓著稱,在許昌市都是大名鼎鼎,附近縣區許多孩子在周末或者假日到此學習。
更觸目驚心的是培訓機構的全年無休記錄。禹州市實驗學校附近學科類補習班櫛比鱗次,“科大訊飛”以學習電腦為噱頭,常年招生學科類學生;暑假期間附近又衍生出“暑期四小時托班制”,顧名思義,全天在補習班四個小時,收費千余元不等。這種臨時衍生的托班一無教師資質,二無經營許可及消防驗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監管失位,教育部門陷形式主義泥潭
在轟轟烈烈的整治行動背后,教育部門自身的履職問題逐漸浮出水面。面對偏遠學校師資短缺問題“缺乏主動作為”,對家長投訴存在“推諉扯皮”,教育改革“墨守成規”。這種不作為直接導致監管失效。
據知情人透漏,禹州市許多托管服務部在市場監督管理局有合法營業執照,卻無教體局辦學許可,長期以托管名義從事學科輔導。
更諷刺的是禹州教體局對違規補課的處理邏輯。面對高中“雙休”變“強制自愿留校”的投訴,官方回復稱:學生多為農村學生、留守孩子,存在返家路途遙遠、出行面臨安全隱患等諸多實際困難,并強調學校周末只是提供自習、就餐、宿舍等場所,不會組織學生補課。教育部門的回復,可以說有理有據,但不斷有學生和家長投訴學校未落實周末雙休制度,也可以反映確實有些學校存在強制“自愿留校”、周末組織學生統一上課等問題。
隱患重重,安全盲區威脅學生生命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這些隱藏在居民樓、商鋪閣樓、公寓頂層的補習班,普遍存在建筑結構安全隱患。這些機構不僅違規辦學,消防問題更是觸目驚心——通道狹窄堵塞、空間密閉,甚至故意鎖閉消防出口,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同樣令人憂心的是資金監管真空。禹州市教體局在公告中特別警示:無資質機構收費缺乏監管,卷錢跑路風險極高。然而多數家長直到機構關門倒閉,才驚覺繳費賬戶竟是私人賬號。
矛盾交織,家長陷入集體焦慮
“我家娃去年暑假補了五萬塊,成績沒提多少,反而看見書本就想吐!”河南一位家長在政策出臺后的感慨引發強烈共鳴。當全省暑期學科培訓被緊急叫停,工薪階層終于從補課經濟負擔中喘了口氣。然而另一些家長已開始尋找對策。“政策是好,但別人都補我家不補,開學不就落后了?”有媽媽私下聯絡大學生偽裝成“住家家教”。更精明的家長轉向非學科培訓,導致體育藝術類課程價格水漲船高。
這種集體焦慮催生著畸形生態。在爺爺奶奶輩眼中,“學習才是正經事,玩就是浪費時間”。而教培機構則利用這種心理,在河南禁令發布前瘋狂制造恐慌:“不上補課班=開學落后一條街”。
當河南省宣布所有學科類培訓全面禁止至8月底,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倉庫里清點著剛拆下的培訓招牌。這些曾經掛滿街頭的“沖刺班”“狀元坊”,最終與堵塞的消防通道一起,構成了這個暑假最諷刺的教育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