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蟬聲起
日光傾城,萬物蔥郁
禾苗拔節,綠意攀高
天地正揭開一年中最熾熱的章節
小暑|養生
小暑小暑,上蒸下煮
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
廣東人靠空調“續命”?
“三防三宜”養生指南
助你輕松應對"上蒸下煮”模式
活力滿滿過夏天!
“廣東發布”“廣東省中醫院”
“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
聯合打造
“得閑養生”欄目
解鎖全年節氣養生秘笈
讓你健康一整年
本期由廣東省中醫院
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劉添文
給大家科普小暑養生法
“三宜”法則
讓你清爽一夏!
宜養心護陽
小暑時節,氣溫高,人心容易煩躁,情緒波動大,從而影響心臟健康。
飲食上多吃苦瓜、蓮子、百合,清熱安神。
午間小憩半小時,順應自然,可稍晚睡(但不超晚上11點)、早起,保證充足睡眠。選早晚涼爽時散步或游泳,避免大汗淋漓、耗氣傷津。
宜祛濕解暑
濕熱的夏天熱盛耗氣傷津,推薦以下飲食。
綠豆湯:綠豆性涼,能清熱消暑、利尿解毒,搭配少量冰糖煮制,是經典的解暑飲品(脾胃虛寒者可加少量陳皮調和)。
冬瓜排骨湯:冬瓜清熱利水,排骨補充營養,兩者同燉,清淡不油膩,可清熱祛濕、滋陰潤燥。
銀耳百合蓮子羹:銀耳滋陰潤肺,百合、蓮子清心安神,三者燉煮后加少許蜂蜜,能緩解暑熱導致的口干舌燥、心煩失眠。
適量運動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濕度較高,運動需遵循“避高溫、防過量、強補水”的原則,推薦低強度有氧運動。
散步:選擇清晨(日出后)或傍晚(日落后)氣溫較低時進行散步30~40分鐘,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又不會過度消耗體力。
游泳:是小暑非常適合的運動(注意選擇室內泳池或避開正午陽光,做好防曬)。
瑜伽或太極:能調節呼吸、放松身心,幫助緩解暑熱帶來的煩躁感,還能改善身體的柔韌性。
八段錦:配合呼吸調節,可增強脾胃功能,適合各年齡段人群。
夏至|習俗
小暑有三候
一候溫風至
風攜熱浪,至此而極
二候蟋蟀居宇
蟋蟀離野,避暑墻隅
三候鷹始鷙
殺氣未肅,始習于擊
連州市連州鎮湟津坪村,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在親水平臺里戲水消暑。 南方+拍客 黃慧誠 攝
盛夏日長,暑以養物
小暑是繁忙甜蜜的
薰風裹挾著一夏的暑氣
掠過果園與田野
把云朵曬得蓬松
將空氣釀成蜜液
港珠澳大橋日出。南方+拍客 黃祖輝 攝
亞熱帶豐沛的降水和陽光
催生出征服味蕾的甘美
汁水豐盈的仙進奉、嶺豐糯
接“荔”登場
肉質晶瑩的龍眼搶鮮上市
清甜帶香
井水浸過的西瓜切開一芽
甜透齒頰
盛夏限定的黃皮綴彎枝丫
滿口生津
珠海市斗門區南門村,龍眼掛滿枝頭,豐收在望。南方+拍客 兩棵樹的恩情 攝
田野的脈搏,在熱浪中跳動
南方大豆成熟
豐收進度條正在加載
清遠市陽山縣杜步鎮,稻谷收割機穿梭于金色的稻田中。南方+拍客 唐志光 攝
“開漁咸風起,魚蝦滿艙歸”
7月1日,珠江流域全面開漁
各類河鮮生猛上岸
為了搶到“頭啖鮮”
廣東人可要準備好1T的胃
佛山市三水漁民收獲開漁后的“第一網”。
注重養生的廣東人
熱衷夏天吃點“苦”
瓢少肉厚的佛山大頂苦瓜
洗凈焯水,切為薄片
爽脆回甘、素而不寡
能夠清熱解毒,下火生津
“大病睇醫生,小病飲涼茶”
涼茶可以說是老廣們的“百搭神器”
草藥消暑
蘊含著代代相傳的養生智慧
冰鎮大頂苦瓜。圖源:南海旅游
關注“廣東發布”
解鎖節氣養生秘笈
News
聯合出品|廣東發布×廣東省中醫院×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
編輯|蔡澤純
校對|藍淑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