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七七事變兩個月后,國民黨對外宣告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達成。
表面上,國民黨已經放下成見,與共產黨形成統一戰線,暗地里,他們秘密成立了軍統特務組織,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進行監視、綁架和暗殺,令無數熱忱的鮮血灑在中華大地上。
沈醉,就是軍統的一員,是令人聞風喪膽的“軍統三劍客”之一。1947年,沈醉去監獄視察,看到了一個瘋老頭,一個簡短的眼神對視,電光火石間,他讓人馬上把這人抓起來。
這個“瘋”老頭是誰?這背后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紅巖》原型:“華子良”的真實人生
《紅巖》是一部創作于1961年的經典紅色長篇小說,它描述了國民黨統治下重慶地區的嚴峻形勢,刻畫了軍統特務分子對共產黨人的殘酷迫害,真實再現了共產黨人的不畏強權,英勇反抗的事跡。
小說中有兩位重要人物:嚴醉和“瘋老頭”華子良,他們分別是沈醉和韓子棟的原型。
沈醉是特務分子,那么韓子棟又是誰?他如何能被人寫進書里,永垂不朽?
1908年,韓子棟出生在山東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農村的大山沒有困住這位少年,從小,韓子棟就展現出了對讀書的濃厚興趣。
1930年,22歲的他只身北上,到北平求學。那時,國家動蕩,進步青年渴求救國之法,韓子棟也不例外。
在中國大學經濟系旁聽期間,他接觸到了不少地下共產黨,在充分研究了共產黨的精神綱領,研讀《共產黨宣言》后,韓子棟毅然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那時候他無法預料,未來等待著他的,是長達14年的身心雙重折磨。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苦難中,他的信念得到錘煉,如鳳凰涅槃般,在烈火中重生。
入黨后不久,韓子棟接到上級的機密任務:潛入國民黨特務組織“藍衣社”,以臥底身份搜集并傳遞情報。
“藍衣社”就是中華民族復興社,軍統的前身。在“藍衣社”臥底期間,韓子棟搜集到許多重要情報,為北平的共產黨開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
然而,不幸的是,僅僅兩年后,26歲的韓子棟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入獄。
這一場牢獄之災,持續了整整14年。
裝瘋賣傻的14年,終于等到屬于他的青天
韓子棟甫一入獄,就遭受到軍統分子的虐待。他們嚴刑拷打,企圖逼其供出地下黨的相關信息。然而,盡管身體上遭受了巨大的折磨,韓子棟仍未屈服,他堅守信念,沒有透露任何我黨的機密內容。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國民黨宣布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公告,使他們的軍統特務加快了迫害地下黨的步伐。
第二年,臭名昭著的軍統組織正式成立,韓子棟作為軍統的政治犯,先后被押送至貴州息烽集中營和重慶渣滓洞進行監視。
在這里,韓子棟遇到了同樣身陷囹圄的共產黨同仁,這些忠志之士,即便在囚牢之中,仍矢志不渝地捍衛信仰。他們的精神感染著韓子棟,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
1946年8月,韓子棟的獄友,偉大的共產黨人車耀先等人被特務押解至一處停車場,并殘忍殺害。離開監獄前,他們留給韓子棟等人的最后一句話是:
“此去兇多吉少,高揚我們的旗幟。”
先烈身先士卒,獄中的共產黨員們含淚緬懷。不久,渣滓洞剩下的韓子棟等人被押往白公館。
白公館位于重慶歌樂山,原來是軍閥的別墅,后被戴笠選中,改造成軍統的秘密監獄。它背靠大山,又有高墻和電網圍繞,逃獄難過登天。
在這樣的條件下,韓子棟等人經過商議,認為大家一起越獄基本不可能,所以能逃一個是一個,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當時,大家都認為韓子棟是最有機會逃走的。
原來,早在1934年被捕之初,韓子棟就已經開始實施“裝瘋賣傻”的計謀。此后,他在特務的嚴密監視下,故意把自己弄得蓬頭垢面,裝作言語無狀癲狂、眼神呆滯,以達到蒙騙敵人、保全自身的目的。
他成功騙過了那些特務看守們,韓子棟也變成了特務口中的“瘋老頭”。
久而久之,特務對他放下了防備,讓他在白公館幫忙干活。韓子棟十分珍惜這種機會,他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和路線,暗自謀劃著,等待逃獄的時機。
然而,就在他以為光明即將到來時,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他的計劃,讓他再次陷入到無邊黑暗之中。
1947年,時任軍統局少將處長的沈醉來到白公館視察。他一下車,就看到了在白公館放風壩跑步的韓子棟。
這是沈醉和韓子棟的第一次見面。看到眼前這個衣著襤褸,像個瘋子一樣跑步的人,沈醉下意識地皺眉,因為白公館是不允許“犯人”自由活動的,這個人出入自由,手下們竟也習以為常。
沈醉
沈醉叫來了看守長,問他怎么回事。獄頭解釋說,這個人瘋癲十幾年了,關起來反而礙事,大家都習慣了。
沈醉沒有回應,他銳利的眼神盯著跑步的人,此時韓子棟正好抬頭,和沈醉對視了一眼。
看到這個“瘋子”的目光,沈醉心中一動,他想到了自己經手過的那些共產黨們。他和他們一樣,都目光堅定,那是一個瘋子不會有的。沈醉馬上責問了獄頭,讓人給韓子棟關到牢里,不允許他外出活動。
沈醉
聽到這話的韓子棟心里一沉,他來不及反應,就被幾個看守押進了暗無天日的牢房,再次失去了自由。
天無絕人之路,沒多久,特務們因為缺人打下手,又把韓子棟給放了出來。這一次,韓子棟更加小心翼翼,等待屬于他的機會。
1947年8月18日,韓子棟永遠記得這一天,他重獲新生的一天。
當年關押韓子棟的牢房
這天,他照常跟著看守盧照春去磁口鎮買菜,回來的路上,盧照春遇到了熟人,跟他相約去打麻將。于是,原本負責看守的盧照春在室內打麻將,“犯人”韓子棟在室外蹲守看門。
盧照春可能是贏了錢,心思全在牌桌上,將韓子棟忘到了天邊。韓子棟心生一計,韓子棟一邊觀察周圍的環境,一邊往房子的另一頭走去,假裝要上廁所。
就這樣,韓子棟一步步地離開了屋內的視線范圍,他穿街走巷,快速奔跑起來。經過數十次的踩點,他已將周圍的地形地貌熟記于心,他心跳如鼓,步履不停地奔向他的信仰和自由。
他一路渡過嘉陵江,風雨兼程,經過45天的長途跋涉,終于踏進了解放區。
14年的監獄生活,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已經到了不惑之年,變成形銷骨立的“糟老頭”。
然而,韓子棟沒有想到,自己會再次和沈醉相遇。不同于第一次的爭鋒相對,差點毀了他人生的沈醉,這一次卻成為了他的救星。
韓子棟與沈醉合影
再回首,泯恩仇,舊事都付笑談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韓子棟被安排到貴陽參加工作。
韓子棟無疑是幸運的,因為解放前夕,國民黨在敗軍之際,在白公館進行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將他的同志們殘忍殺害。
午夜夢回,韓子棟回想起的,都是死去的戰友們,曾經,他們在獄中堅定而樂觀,總是互相打氣,堅信光明的一天總會到來。
白公館
可是他們卻沒有能等到這一天。
就在這時,韓子棟發現,他的獄友,那些跟他同樣身份的地下黨同志們,他們被殘忍殺害后,因為沒有人可以證明他們的身份,而被誤認為是國民黨特務。這令韓子棟十分不安,此后,他在恢復獄友身份的第一線奔走著。
不同于國民黨軍統特務的“聲名赫赫”,我黨的地下組織不能暴露在人前,只能秘密行事,他們因信仰而存在,用代號代替真名,單線聯系,因此恢復身份的工作十分艱巨。
韓子棟的奔走呼號沒有引來真相,反倒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懷疑。有人提出,韓子棟之所以可以從白公館逃出來,是特務故意放的,實際上,他早已經叛變,成為特務安插在我黨內部的奸細。
在韓子棟百口莫辯之際,沈醉站了出來。
1949年,國民黨雖然退出大陸,卻留下沈醉繼續特務活動。第二年,幡然悔悟的沈醉在云南投降,交出了武器和情報,為解放云南做出了貢獻。因此,他被列在第二批特赦戰俘,與杜聿明等人一起,主持著文史資料的工作。
聽到韓子棟被冤枉的事情后,沈醉為他寫了書面報告,事無巨細地回憶了當年的真相,上報了中央。
結語
至此,真相大白,韓子棟和白公館上百人的身份得以證實。
多年后,沈醉和韓子棟再次會面,兩位老人相視一笑,過往的恩怨都消散在歷史的塵埃中,唯有信仰不滅。
參考文獻:
《紅巖密檔》2012年
《“瘋老頭”的眼神——民間傳奇故事》2022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