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挺胸、身姿挺拔,保持身體平衡,這樣才不會摔倒。”7月5日,豐臺區王佐鎮舉辦了“步步高蹺——非遺傳承高蹺體驗日”活動。活動邀請米糧屯高蹺非遺第七代代表性傳承人冉金保現場授課,帶領孩子們踏上別開生面的民間高蹺非遺體驗之旅,深刻感受這項古老技藝的魅力。
活動中,冉金保生動講述了這項技藝從古代祭祀儀式的神秘形態,逐步演變為市井街頭鮮活民俗的歷程,為孩子們勾勒出米糧屯高蹺290年的傳承脈絡。
據了解,米糧屯高蹺始于清朝乾隆年間,具有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風格特點,在表演技法、人物設置、音樂伴奏、會禮會規和高蹺的制作工藝上保持了傳統風貌。2006年,米糧屯高蹺被列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慢慢走,別著急”“眼睛向前看!”體驗環節中,冉金保耐心指導著綁蹺技巧、基礎步法和傳統套路。孩子們從最初的蹣跚試探,到后來步伐漸穩,進步快的已能獨立行走。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了非遺的獨特魅力,更深化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近年來,王佐鎮持續推動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米糧屯高蹺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怪村太平鼓的發展,讓非遺項目逐漸融入村民的生活中。下一步,王佐鎮將繼續強化非遺保護傳承力度,培育更多“小傳承人”,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持久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