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茵的樹林,綠油油的野草,這一片真看不出原來是砂石廠。”近日,貴州省江口縣檢察院干警對德旺鄉茶寨村王家寨礦山修復治理情況進行“回頭看”時,親眼見證廢棄礦山變化的村民感嘆,“檢察建議治好了村里這塊‘傷疤’?!?/p>
王家寨礦山的蛻變,源于江口縣檢察院的一次進村走訪。檢察干警在走訪調查中發現,王家寨砂石場在采砂、采石過程中,曾因無序開采,破壞了局部地質環境,且責任主體未及時進行治理和修復,致使砂石裸露、塵土飛揚、水土流失,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創傷。砂石長期裸露,就像一塊“傷疤”,與周邊成蔭的綠樹格格不入,讓周邊群眾怨聲載道。
面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經調查核實,該院依法向負有監管責任的江口縣自然資源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嚴格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監管職責,依法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對破壞的地質環境進行治理和修復,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并要求其限期將履職情況及時通報檢察機關。
發出檢察建議后,江口縣自然資源部門組織專班,迅速制定修復治理方案,并督促相關責任主體開展礦山治理和修復工作。檢察機關持續跟進修復治理進展,并與行政職能部門協同監督,督促責任主體對受損地質環境進行邊坡穩固、覆土綠化等系統性治理和修復,在保障修復治理成效的基礎上,工程進度大大提升。
如今,昔日被群眾稱為“傷疤”的地塊,長出了茂盛植被,部分恢復地力的土地還種上了莊稼。
“公益訴訟不是‘一辦了之’,而是要通過監督和協作并舉,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江口縣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發揮公益訴訟在礦山、河流等領域的積極作用,與相關部門協作,凝聚共識和合力,加大巡查和治理力度,并積極向群眾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提高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從源頭上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用法治力量守護梵天凈土。
來源 | 貴州檢察
編輯 | 劉巖
審核 | 田驍
投稿 | 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