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咱們不能就這樣回家等著!"2017年,當醫生建議肝癌術后的寧老師回家靜養時,他的女兒——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放療專業的研究生堅決反對。正是這份堅持,讓寧老師在術后找到了新的生機。2024年11月7日,在南陽的抗癌明星交流會上,這對父女向袁希福院長深深鞠躬,用最樸實的方式表達著八年的感恩之情。
從體檢異常到手術臺:一個醫學生的警覺
寧老師的女兒從小就知道父親有肝炎病史。作為腫瘤專業的醫學生,她一直督促父親定期體檢。2017年的一次例行檢查中,南陽縣醫院的報告顯示父親肝臟有陰影,更令人擔憂的是甲胎蛋白(AFP)指標異常升高,超出正常值百倍——這是肝癌的重要標志。
"我當時就慌了,但必須保持冷靜。"女兒回憶道。她立即安排父親到鄭州復診,并咨詢了自己的導師。2017年9月9日,寧老師接受了肝癌切除手術。病理結果顯示為中分化肝細胞癌,腫瘤大小為2.5×2×1.5厘米。
術后困境:醫學生的堅持
手術很成功,但肝癌對化療不敏感,醫生建議回家靜養觀察。"這等于是在等待復發!"深諳腫瘤治療的女兒無法接受這個方案。就在全家人陷入迷茫時,孩子的姑姑推薦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術后的寧老師極度虛弱,幾乎無法行走。"那兩個月,我覺得自己像個廢人。"他回憶道。2017年11月3日,抱著最后一線希望,他們來到了希福醫院。
中藥調理:生命的轉機
令人驚喜的是,服用中藥后,寧老師的身體狀況迅速改善。食欲恢復了,力氣回來了,生活質量顯著提高。2018年8月的復查顯示一切正常;到2023年6月再次復查,依然沒有異常。
"中藥治療貴在堅持和忌口。"寧老師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八年來,他嚴格遵循醫囑,從未間斷治療。如今,他已經完全恢復了正常生活。
感恩時刻:父女的深情鞠躬
2024年11月7日,在"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南陽站活動現場,出現了感人一幕。寧老師父女邀請袁希福院長上臺,女兒給了院長一個熱情的擁抱,隨后父女二人向院長深深鞠躬。
"沒有袁院長,就沒有我爸的今天。"女兒哽咽著說。而寧老師則感慨:"是女兒的堅持和袁院長的醫術,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