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文震動布魯塞爾,中國對等反制即日生效,歐盟的保護主義撞上鐵壁。
7月6日,中國財政部一紙公文震動布魯塞爾,即日起,政府采購預算超4500萬元的醫療器械項目排除歐盟企業參與。
這道針對歐盟6月20日對華醫療器械限購令的對等措施,撕碎了馮德萊恩團隊“以壓促變”的幻想。
兩天前的7月4日,中國商務部已揮出另一記重拳——對歐盟白蘭地征收最高34.9%的反傾銷稅,法國干邑首當其沖。
而面對歐盟6月25日發出的“30天內解除稀土管制”最后通牒,中方直接收繳稀土技術骨干護照,37項專利筑起技術鐵壁。
中國雙拳精準出擊
布魯塞爾尚未從白蘭地關稅的震動中緩過神來,北京的第二波反擊已呼嘯而至,7月6日,中國財政部與商務部同步發聲,針對歐盟6月20日實施的醫療器械限購令,宣布三項對等反制措施。
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政府采購項目排除歐盟企業,非歐盟企業投標中歐盟產品占比不得超50%,商務部發言人直言:“歐方不顧中國釋放的善意和誠意,仍一意孤行構筑保護主義壁壘”。
這份包含醫用光學儀器、內窺鏡等高端設備的限制清單,直擊西門子、飛利浦等歐洲醫療巨頭的命脈。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年規模超千億,高端設備進口依賴度曾高達70%,如今政策轉向國產替代,歐洲企業的損失將是長期性的。
而在酒香四溢的戰場,法國干邑遭遇精準打擊,中國商務部裁定的27.7%-34.9%反傾銷稅,幾乎復刻了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征收的17%-36.3%關稅幅度。
百億市場瞬間冰凍——2023年中國進口白蘭地總量4332萬升中,96.3%貼著法國標簽,構筑起125.6億元的商業帝國。
軒尼詩、馬爹利和人頭馬三大巨頭曾陶醉于23.6%的年增長率,如今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的語調已從數月前的強硬轉為“我們需要對話而非對抗”。
歐洲工業命門被鎖
當托萊多6月25日以歐盟駐華大使身份遞交“最后通牒”時,他或許期待看到中方的慌亂,這位外交官公開宣稱歐洲汽車、風電行業因稀土短缺已“沒米下鍋”,企業陷入“非常、非常嚴重”的困境。
現實給了布魯塞爾一記耳光,通牒發出僅24小時,中國工信部下達密令,全國稀土核心技術骨干護照統一收繳,37項稀土提純專利被納入“技術防火墻”。
德國大眾生產線因缺稀土磁體徹底癱瘓,法國賽峰軍工導彈零件斷供——西方工業命脈被精準掐斷。
歐盟的焦慮源于絕望的依賴,98%的稀土磁鐵需中國供應,德國車企庫存從90天暴跌至21天。
馮德萊恩曾在G7峰會高舉磁鐵道具表演“中國威脅論”,卻刻意回避歐洲新能源車每輛需200克釹鐵硼磁體的現實。
中方的反制如同精密的外科手術
商務部建立的稀土追溯系統實現“每克稀土地圖定位”,出口歐盟的磁材附帶“使用承諾書”——若轉售軍工領域,立即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當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因釤鈷磁體斷供導致F-35生產線每日損失2.3億美元時,中國對歐盟企業開啟“綠色通道”的提議,成為分化歐美聯盟的絕妙手筋。
馮德萊恩的戰略困局
在貿易戰的硝煙中,馮德萊恩的身影顯得格外孤獨。
今年2月特朗普宣布對歐盟加征關稅時,這位曾被稱作“歐洲最著名對華鷹派”的領導人突然軟化語調:“我們可以達成協議,甚至可以擴大雙方貿易和投資關系”。
香港《南華早報》敏銳捕捉到其立場劇變,這是她在特朗普關稅威脅下第二次對華示好。
但短短數月后,當法國財長勒梅爾呼吁“在所有工業領域對中國設壁壘”時,馮德萊恩團隊再度倒向保護主義。
歐盟內部已亂作一團
大眾CEO布魯姆緊急求見德國總理:“再沒稀土,6萬工人下周放假!”法國馬克龍卻強撐“戰略自主”門面,盡管賽峰集團導彈零件斷供已導致軍火訂單面臨天價違約金。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當眾嘲諷馮德萊恩:“勒索中國?先看看自己工廠的停機坪!”
而在地緣政治賭桌上,布魯塞爾越來越像個輸紅眼的賭徒,王毅外長6月30日抵達布魯塞爾時,距歐盟通牒僅5天,德國車企停產已引發民眾不滿,而7月9日美國對歐汽車關稅大限將至。
歐盟談判空間被極限壓縮,中國卻拋出三重議程,拆雷(取消脅迫式通牒)、立規(推動《稀土術語》國際標準)、埋鉤(以稀土解禁換取中資入股漢堡港及核電項目)。
中歐博弈的出路與世界的未來
當馮德萊恩的專機將于7月飛往北京時,機艙里彌漫的將是焦慮而非自信。
王毅外長在6月25日集體會見歐盟27國使節時,早已劃下清晰紅線,臺灣問題寸步不讓,伙伴定位不容扭曲,多邊主義抵制霸權。
這些原則直刺歐盟“既要卡中國脖子又要找中國救命”的戰略分裂——在光伏領域,歐盟一邊限制中國企業投標,一邊維持每年120億歐元對華組件進口。
中國對歐反制的藝術在于精準、對等、留有余地,白蘭地關稅戰中,中方接受保樂力加、路易威登和人頭馬君度的價格承諾,為談判留下“生門”。
醫療器械限購令回應中,特別注明“僅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能夠滿足采購需求的除外”,避免傷及民生。
而在稀土戰場,技術封鎖與規則重構雙管齊下,商務部建立的稀土追溯系統實現“每克稀土地圖定位”,中國主導的《稀土術語》國際標準已進入ISO終審。
資源出口國正蛻變為全球產業鏈規則制定者,當印度高調宣布“5年內取代中國稀土”時,其產能不足中國1/10的現實讓豪言淪為笑談。
德國大眾生產線的機械臂重新啟動時,工人們發現磁材包裝上印著“中國包頭-沃爾夫斯堡專供”的激光編碼。
法國軍工廠的導彈零件恢復供應那夜,賽峰集團的采購總監在備忘錄里寫道:“別把中國稀土轉給美國F-35產線”。
信息來源:
對等限制!中方對歐盟醫療器械出手——環球時報2025-07-07
中國財政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中國新聞網2025-07-06
財政部: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央廣網2025-07-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