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在發展熱潮涌動的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學子掀起又一輪“實習熱”。
7月7日,“圖南之智——廣州南沙2025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南沙國際人才港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境內外近40所知名院校的近200名在校大學生,將從全國各地來到南沙投身當地的重點產業領域,開啟“圖南之智”暑期實習。
與往年不同,在今年廣東“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之下,南沙已推出一攬子包含實習在內的人才扶持政策,納入專項實習計劃的實習生們不僅可入住人才公寓,還可申請區級政府發放的實習補貼,疊加企業原有的實習福利,將為學生走進甚至扎根南沙產生更大吸引力。
“圖南之智”——南沙2025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開啟,近40所頂尖院校的近200名在校大學生將走進南沙重點產業領域實習實踐。
精準賦能特色產業
船海產業成熱門選項
今年的南沙暑期實習采用“企業提供優質平臺、政府做好貼心服務、高校發動學生參與”的模式,為青年人才與南沙雙向奔赴搭建了重要橋梁。
從大灣區走向全世界,南沙的科技與產業布局志在“芯晨大?!?,本次暑期實習活動便精準賦能特色產業,尤其是聚焦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人才需求,匯聚廣船國際、南方海洋實驗室、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等頭部企業作為實踐平臺,以實習為抓手推動產業鏈與人才鏈深度融合。
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系的在讀博士生陳愛萍,從事海洋環境科學研究,她看重“專業對口”,將來到坐落于南沙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開展實習?!斑@里有先進的實驗設備,能跟隨行業領軍專家實習,對我的科研發展是非常好的機會”,陳愛萍坦言,這也是未來擇業的重點選項。
廣州小伙兒俞煒林,開學后將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的碩士生,由于本科階段學習的是機器人工程專業,這次他選擇了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南沙)開啟暑期實習,接觸水下機器人的研發。在他看來,“機器人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研究院正在推進水下機器人商用,很有發展潛力,也能讓我升學前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不少像他們這樣的專業學生,都有意于以本次實習為起點,為南沙打造世界級航運樞紐與海洋科技創新中心貢獻青春力量。“今天參加啟動儀式的學生,有數十位都將進入南方海洋實驗室實習”,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張潺蟬向南都記者透露,該實驗室接收的實習生均要求碩士以上研究生,這也說明,海洋科創對人才具有極大吸引力。
近年來,南沙從政策設計上更注重在區域重點產業領域的培養和儲備青年人才,也推動了相關科研機構、企業調整內部人才發展機制?!拔覀儚囊婚_始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到現在自主培養青年后備人才,甚至吸引大量人才、建立青年人才儲備庫,幫助他們找準未來發展方向,也為我們的科技創新帶來更多新的動力。”張潺蟬說。
暑期實習學生們走進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展廳。
學生們進入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展調研。
入住人才公寓+實習補貼
南沙全年候安排實習實踐活動
今年,南沙緊抓全省“百萬英才匯南粵”契機,多措并舉大力吸引青年大學生。在“青出于南”“圖南之智”等專項支持政策中,“在校大學生來南沙免費住宿3/7/15晚”“應屆畢業生來南沙面試享受最高800元補貼”等措施深受歡迎。截至目前,南沙已累計安排免費住宿2.24萬晚次,人才公寓日均在住大學生近1000名。
此次“圖南之智”暑期實習也不例外。南都記者了解到,南沙為納入專項實習計劃的實習生就近安排人才公寓,并提供每人每月1000元的實習補貼,既能解決實習生住宿問題,也減輕了企業安置負擔。對于實習后留在南沙就業的青年大學生,南沙還將安排國際人才服務官持續深入對接,落實面試交通補貼、入職入戶獎勵、人才公寓等全方位保障。
“以往學生實習的食宿補貼由企業承擔,現在南沙為學生暑期實習提供了住宿、生活等補貼,確實減輕了企業的不少負擔”,張潺蟬告訴南都記者,這并不意味著,企業要省下這些費用,“我們會把這些經費用于暑期之外的學生實習階段,補充于創新創業的探索工作中,讓更多的優秀學生能有更多機會留在南沙?!?/p>
南沙國際人才服務官代表周震宇介紹,南沙已在“@南沙人才服務平臺”小程序開通了一鍵線上申領人才生活補貼的功能。自6月23日上線以來,共有935位人才申請,包括本科513人、碩士373人、博士47人、博士后2人。
為廣納青年人才,今年南沙常態化舉辦各類招聘活動,已在全國多所高校舉辦專場招聘會85場,累計吸引3300余家次單位參與,提供崗位超7.6萬個。不僅如此,南沙通過開展“圖南之智”“向海圖強”“圖南展翅”“百企千人”“等專項實習計劃,全年候安排實習實踐活動,又推出了“云思妙想”音樂藝術節、大學生街舞比賽、大學生網球公開賽等豐富多彩的青年文體活動,持續提升南沙熱度。
下一步,南沙將圍繞重點產業人才需求開展“全年候實習計劃”、“智薈灣心 博創未來”博士團實踐計劃和“尋訪攬才高校行”活動,持續擦亮“年輕的城服務年輕人的人”城市IP,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到南沙創新創業。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莫郅驊
圖片:活動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