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天涯藝術關注我們!
有料的天涯藝術 更補的傳媒聯盟 終端的投資伙伴
陳福春,又名富春,號達齋,別署秋水山房主人。1955年生于天津薊縣,1986年于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中國畫專業畢業并留校任教至今。
原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畫院研究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藝術創作國畫名家工作室導師,天津市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美術家協會花鳥畫專委會理事,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天津印社副社長。
2014年入選中國美術總評榜,榮獲“十大年度藝術家之翰墨名家”稱號。
陳福春畫語 ?
中國水墨當是華夏民族精神的視覺表現和形象體現。其對境、象的追求與把握,有著獨特的審美視角與文化內涵。并因此而獲得了足夠感人的藝術魅力。從目前無論哪一種水墨形式上看,均不可能從主觀上排拒對境、象的追求與把握。賦予任何一種水墨形式以意義,是水墨創作的根本所在。只不過目前諸種水墨形式在對境、象的認識層面,與對筆墨語言的運用方式上有所不同。然而在創造境象的本質追求上是一致的。但無論如何對于筆墨語言的不重視,甚而排拒語言形式,都應該是錯誤的,或至少是不明智的。
社會階段的不同,使得境象的內蘊與層次也時時發生著變化。所謂時代,是由社會政治、經濟、倫理,文化等等組成的集合體,生存其間的創作主體,不可能回避這個現實,這也是境、象不可回避或排拒的一個實在的客觀因素,究其原委,境、象概念的獲得,取決于創作主體對于周圍世界的精神感悟,是一種能動的反映與潛意識的把握。
境在繪畫中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其終極之謂是意境,居于自然物境與畫境之上。在立象盡意的整個過程中,境是繪畫的終極狀態。立像是完成意境創造的手段與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創作者以其自身的學識水平,在感受客觀物象時獲得一種情境,而這種情境于人類精神的某一點有所揭示與涵蓋,這便促動了創作者的傳達欲望。這種欲望又會調動創作者,做更廣泛、更深入、更細致的體味,觀察客觀物象間的種種狀態與神契,并予以調度,從而強化了物象間的關系狀態。使意境從物象間、筆墨間以及主客關系間流泄出來,完成意境的創造。故而這境的產生,便離不開物象的認識與把握。當然,象也有客觀物象與主觀心象。
陳福春課徒稿 ?
山石系列
《山石畫法基礎-拖泥帶水皴課上示例》 90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潑色勾皴示例》 100x68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潑色勾皴示例》 100x50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勾皴筆法演示》 69x34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皴法活用示例》 97x48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傳統皴法示例》 45x50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山石構形與生態處理示例》 45x50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筆法墨法與山石結構特征》 97x48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山石示例》 97x48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課上示例》 50x50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寫生示例》 97x48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山石畫法基礎-畫山脈絡示例》 50x50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法系列
《樹木畫法基礎-松樹干法示例》69x34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松樹干法示例》69x34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松樹干法對比示例》69x45cm 紙本水墨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松樹的枝與葉法示例》69x34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松樹法示例》60x50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照片資料寫生示例》45x69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枝干法示例》45x69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墨法基礎-墨法與枝葉法示例》69x69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的枝與葉法示例》45x69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枝干、點葉法示例》69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的莢葉點葉法示例》69x34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法示例》34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法示例》34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法示例》69x34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法示例》69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法示例》69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雜樹法示例》69x34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柳樹法示例》69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柳樹法示例》69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樹木畫法基礎-柳樹法示例》69x45cm 紙本水墨 2010年代
圖文編輯| 洪安琪 靳梓湉
初審| 楊明遠
復審| 方勇
終審| 李云濤
出品| 天津美院中國畫學院新媒體中心
版權聲明:本網發表之圖文,均已受著作權人委托,禁止任何媒體和個人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違法轉載或使用。(本網凡注明“圖文來源:XXXX”,均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不在此列。)
免責聲明:本文發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之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在十日內來電或來函聯系,我們將酌情對相關內容予以修改或刪除處理。
↓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哦 ↓
更補的媒體統籌(排名不分先后):天涯藝術網、魅藝中國網、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百度、騰訊、搜狐、新浪、網易、雅昌藝術網、藝起來、藝術公社、藝術天成、5A畫廊、藝術中國網、美術中國網、寫意中國網、Art90藝術控、明星傳媒、終南畫譜、天津畫廊聯盟、寧夏日報藝術風尚、浙江藝術網、水墨時代、水墨視界、水墨前沿、今日鑒藏、墻藝術、99藝術網、央視網、月雅書畫、人民藝術、中國美術家網、學院中國藝術網、金石書畫網、新華網、中國網、中華網、鳳凰網、中國藝品投資網、藝術檔案網、藝術版權網、琉璃廠在線、中國書畫檔案網、藝術傳承媒體聯盟、中國水墨現場、國畫名家網、當代中國畫、中國當代書畫家網、北京時間、人民生活網、中華時訊網、人民美術網、中藝書畫網、東方藝術網、環球文化網、中國書畫網、北京文化藝術網、北京美術網、天津藝術網、藝美中國網、藝新網、藝美網、藝棧網、出山網、書畫圈、美術圈、宣和網、畫家村、畫廊網、藝術倉、拍賣網、新視點、大畫家網、水墨中國、中國美網、美意中國、文創在線、文化中國、印象中國、文脈中國、齊魯字畫網、中國藝海網、競友藝術網、翰墨書畫網、壹號收藏網、元鼎文化網、輝煌藝術網、翰墨千秋網、當代藝術網、一品字畫網、號外藝術網、道東藝術網、思潮藝術網、意致文化網、尚遠文化網、盤古收藏網、藝術山東網、西北翰墨網、圣美藝術網、上海文藝網、京津冀書畫網、江蘇美術家網、中國藝術之夢、伍佰藝書畫網、東方金典藝術網、中國時尚新聞網、眾森原創文化網、德藝雙馨藝術網、半畝方塘藝術網、華夏書畫藝術網、中國書畫研究網、中國時代藝術網、中藝博雅藝術網、中國藝術資訊網、中國文化藝術網、中國國家藝術網、中國藝術品理財網、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天津美術網、中國書畫報、中國美術報等
微藝術館 | 更專業的網絡展覽館
中國文藝媒體聯盟 | 藝窩瘋 核心成員
忠于好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