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的豬肉不香了?一位養豬大戶表示:我們現在吃的豬肉很多都是三元豬,三元豬是國際通行的豬,它的瘦肉率比較高,長得比較快,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不知道什么時候,大家的生活變好了,豬肉的價格降下來了,但大家反而變得不那么愛吃豬肉,每每看到超市出售的豬肉,價格很感人、看著質量也很不錯,可最后挑選了幾番后,還是決定走人。
難道是人們對豬肉無感了嗎,可明明現在養殖豬市場變得越來越大,這足以說明人們對豬肉的需求旺盛,為什么大家嘗不出豬肉的香了?
同樣一斤豬肉,一份是三元豬,一份是黑豬肉、土豬肉,把肉段進廚房,做成菜,真的有人能分辨出哪盤菜是土豬肉做的,或者三元豬做的嗎?
以前我還不相信,畢竟同菜同料,可當真正嘗試了以后才發現,黑豬肉的口感明顯要比三元豬要好一點。
黑豬肉大家都很熟悉,是本土豬的一種,由于養殖豬市場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的沖擊,黑豬肉的產量明顯跟不上大家吃喝的速度,想想也是,隨便一個黑豬想要成長到能宰殺的成都,少不得要兩三年,光是喂食的野菜和剩飯恐怕都要花上不少錢。
在那個年代,別說是吃上一口豬肉,就算看著豬皮都流口水,如果不是家里有大事,比如紅白事,家里的豬輕易不能斬殺,肉雖然吃的少,但卻讓人回味無窮。
可問題就來了,黑豬肉是被很多農戶棄用不假,但后來家庭養殖的白豬肉雖然口感不足,但同樣好吃,兩者無非就是品種的差距罷了。
放在農村,不管是什么黑的白的黃的,還是什么顏色的豬,統統都給當作糧食豬來喂養,多少人的童年生活都是從割豬草開始,手上,肩膀上,小腿上到處都是荊棘剌出的傷疤,再加上那張虎頭鍘,每天晚上睡覺前最后一件事就是給豬鍘豬草,還得有營養的搭配,豬草搭配南瓜,豬草搭配玉米棒,豬草搭配西瓜皮,當然還有吃不完的飯留給豬。
坦言說,這段經歷雖然苦,但年末也是切切實實的吃上了香豬肉,當然了跟黑豬那種活力四射的豬是肯定比不了的。
等個兩三年才等出來這么一頭豬,價格卻跟市面上的相差無幾,哪怕是比市面上的更貴一些,大家也甘愿買村子里養的豬,為啥,第一個干凈,都是糧食養出來的豬,是不是那個口感大家一清二楚。
第二個,價格透明,沒有陰陽秤,是多少就是多少,偶爾還給抹零,殺豬的時候,那真是全村大集結,豬身上的什么部位都是寶貝,還要抬著豬頭到處走一圈。
到現在不同了, 養糧食豬的人也少了,平常大家都是養到兩三年才宰殺,現在人家半年就殺,那豬還長得快,價格還便宜,兩張藍票子就能買一斤豬肉。
歸根結底就是人家研究出了更容易成長的豬,足不出戶,甚至一輩子都躺在幾平米的地方,這豬就跟喝水一樣噌噌的長,也沒見吃多少有營養的東西,比如豬草、南瓜,就是吃了點飼料,很快這豬就膨脹起來了。
但豬這樣也不是沒問題,沒嚼勁,口感也變差了,脂肪更是薄到看不見,以前為什么大家都講要五花肉,因為五花肉那塊他香啊,肥瘦相間,一眼就能看出來這肉是好肉。
但如今大家拿起來豬肉一看,肥瘦分隔的非常明顯,就像是兩個貼片一樣,但偏偏這樣的豬肉存在于各種超市,當然這種肉也更安全,出門就有檢疫章,至少不用擔心什么有害的地方,無論是出欄還是宰割都有人監管。
雖然肉不香了,但確實讓豬肉走進尋常百姓家,這是我國豬肉產業的一大革命,但相應的,土豬肉的價格卻開始上漲,成為很多人吃不起的肉,也算是陰差陽錯。
信息來源:豬肉為啥不如原來香了?——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