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后天到,緊跟著三伏天的熱烘烘日子就來了。
今年小暑在農歷六月十二,不算頭也不算尾,天氣該是熱一陣緩一陣。可咱莊稼人都知道,伏天里潮熱燜蒸,對地里的活計考驗大著哩。
平原上種玉米的鄉親注意,這陣子玉米正拔節,最怕悶濕天。要是趕上雷陣雨,地里積水別耽擱,趕緊挖溝排出去,別讓根泡爛了。
山區種蔬菜的,番茄、辣椒正是掛果期,潮熱天容易招病害。老輩人看云識天氣有經驗,要是天邊堆起濃云,趕緊提前噴點草木灰水,既能防病又能補鉀。
不過現在咱也能結合科學,去鎮上農技站買點對癥的低毒農藥,按說明兌著用,效果更好。湖區種水稻的,田里水層別太深,保持兩三指深就行,讓根部透透氣。
要是遇到連續大日頭,中午別去田里干活,曬得燙人不說,還容易中暑。
咱都知道“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可今年伏天跨度長,中伏到末伏間隔大,得做好持久戰準備。有些鄉親可能覺得老諺語準,可現在天氣多變,還是得多看村里大喇叭播的天氣預報。玉米地要是葉子卷起來、水稻穗子發蔫,別猶豫,趕緊澆水,早晚澆,別在日頭毒的時候澆。
山區坡地容易干旱,有條件的拉管子滴灌,沒條件的挑水也要澆,別等苗子曬枯了才著急。湖區還要防突發大風,水稻稈子脆,棚架作物比如豆角、黃瓜,趕緊用竹竿再扎牢點。
我個人覺得,老輩的土辦法是寶,但該用新技術的時候也別舍不得,咱種地就是要靈活。這陣子毛豆、口蘑正是當季,家里菜園種著的,收了能給家人補營養,干活更有力氣。可別忘了,伏天里人也容易乏,地里活計別貪多,累壞了身子劃不來。
不同鄉鎮的氣候還有差別,比如東邊丘陵區濕度大,西邊平原日照足,得按自家地塊的情況調整。現在最緊要的,是這兩天把田里的雜草除干凈,別讓草跟莊稼搶養分、爭濕氣。鎮上農技站這幾天都有專家蹲點,不懂的趕緊去問,別自己悶頭琢磨。
后天開始,留意天上的云,要是黑云壓頂、風帶潮氣,趕緊收曬場上的農具和剛摘的果子。總的來說,伏天護莊稼,關鍵在一個“勤”字,多跑田頭多看苗,問題早發現早解決。記住了,潮熱天別慌,咱有老經驗加新辦法,只要管護到位,秋糧錯不了。
最后再提醒,接下來20天是莊稼長身子的關鍵期,每回下田都帶上小本子,記記苗情記記天,心里更有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