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晚,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學發布了一個情況說明,其中稱——
7號5日,該校老師漆某芳在得知3名學生未填報“清北”志愿后,在微信群內發表了不當言語。
(輿情發生后)學校立即召開教師會議,該老師在會上做出了深刻檢討,充分認識到個人行為的不當。
學校也做了有關方面的工作,不得干預學生志愿填報。和老師已做出道歉,爭取諒解。
結果是三名學生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報志愿。
究竟老師做了什么,引起如此輿情?
原來,這位老師所教的班級很“牛”——有三名學生年級前三!
而且表示在“追求清北”的路上付出了很多——“從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假期”“白了頭烙了病”……
結果呢?老師稱——
“在絕對利益面前(填報志愿),孩子們將學校老師家長的意見完全放在一邊,不相信我們的老師,也不相信家長的閱歷,憑一己之好,填報志愿。”
并反思悔恨——“是教育的失敗,是三年班主任的失敗”“此生謹之悔之”。
“將以失望解散此群”
哦,原來如此!
學生考好了,老師想要學生報清北,學生沒有照辦,生氣了,群里“撒怨氣”,沒想到惹起了輿情……
確實挺不愉快的,根源在哪里?
其實都有心理問題,缺乏恰當有效溝通——
或許老師覺得“自己教育有功,應該唯我是聽”,這和一些家長覺得在孩子跟前“我是家長我就得說了算”差不多。其實,孩子已長大,尊重孩子才能都好。
而學生可能覺得“我已長大,我的未來我決定”!記住,孩子也需要尊重,物極必反,一旦操之過急,或將事與愿違。
其實,以后的路是對是錯,現在未必能完全預見。所以,作為家長老師可以提建議,但是也需學會放手。
其中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老師不必“牽連”到整個班級,私下溝通解決的事為何要在群里如此說呢?這是最要不得的!
不過,師生都已付出太多,收獲季,一定要分享快樂,不要讓一些不愉快的事對師生情造成傷害!
相信都是高智商,都能冷靜下來把它處理好!
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