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7 月 10 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佐治亞州競選集會上拋出重磅言論:“我完全支持金磚國家對美國商品加征 10% 關稅,這能讓那些在海外建廠的美國企業疼到骨子里。” 這一表態徹底顛覆全球對美貿易博弈的認知,當天金磚國家股市集體上漲,南非約翰內斯堡指數創三年來最大單日漲幅,而美股道指盤中暴跌 500 點,反映出市場對貿易規則重構的劇烈震蕩。
一、“自傷式” 宣言:特朗普的本土制造業執念
特朗普在集會上手持金磚國家最新貿易公報,對著 2 萬名支持者高喊:“10% 太少了,他們應該加征 20%!” 他強調,美國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到亞洲、拉美地區的行為 “背叛了國家”,而金磚國家的關稅恰能成為 “迫使企業回流的鞭子”。這一言論與他此前對日韓加征關稅的邏輯形成詭異呼應 —— 通過外部壓力倒逼產業鏈回遷。
數據顯示,美國對金磚國家年出口額達 1680 億美元,其中農產品、能源設備、高端制造產品占比超 70%。若 10% 關稅落地,美國農場主每年將損失約 42 億美元,通用電氣、卡特彼勒等企業的海外利潤可能縮水 12%-15%。但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強硬回應:“短期陣痛能換來永久繁榮,那些喊疼的企業都該被貼上‘不愛國’的標簽。”
更具沖擊力的是,特朗普團隊透露正起草《產業回遷法案》,計劃對將產能遷回美國的企業給予 “關稅返還”,即金磚國家征收的 10% 關稅可憑建廠證明向美國財政部申請全額補貼。這種 “左手放任加稅、右手財政埋單” 的操作,被華爾街分析師稱為 “史上最激進的產業政策實驗”。
二、金磚博弈:意外的 “同盟” 與戰略算計
特朗普的表態讓金磚國家陷入微妙境地。巴西總統盧拉在圣保羅企業家峰會上直言 “看不懂但歡迎”,宣布將對美國大豆、玉米先按 10% 稅率執行,同時保留升至 25% 的權利。印度商務部則迅速列出清單,明確對蘋果手機、特斯拉電動車等 200 余種商品加稅,恰好避開 IT 服務等印度優勢領域。
南非國際關系部長潘多爾披露,金磚國家正在討論 “分級關稅” 機制:對美國本土生產的商品維持 10% 稅率,對海外分廠產品加征額外 20%,這與特朗普 “打擊離岸生產” 的目標形成詭異重合。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關稅政策應基于 WTO 規則,但 “尊重各國維護產業安全的努力”,既不否定也不盲從的態度暗藏戰略彈性。
這種 “反美聯盟” 與 “美國前總統” 的罕見共鳴,實質是各方的利益算計:特朗普需要外部壓力推動國內產業政策,金磚國家則借機擴大對美談判籌碼。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若該關稅持續實施,金磚國家對美貿易順差可能擴大 8%,而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將上漲 0.3 個百分點。
三、全球分裂:貿易陣營化加速形成
特朗普的 “支持加稅” 宣言,本質上是對現有多邊貿易體系的拆解。美國商會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稱這是 “將貿易政策變成真人秀”,并警告可能引發 30 國以上的報復性關稅潮。歐盟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緊急呼吁召開 G20 貿易部長會議,試圖重建 “反貿易戰統一戰線”。
市場反應呈現鮮明陣營化:與金磚國家貿易密切的企業股價逆勢上漲,英特爾、福特等在金磚國家有大量產能的企業股價暴跌;而美國本土鋼鐵、汽車制造板塊則因 “回遷預期” 上漲,美國鋼鐵公司股價單日漲幅達 9.7%。這種分裂映射出全球產業鏈正在加速重構,企業不得不在 “美國市場準入” 與 “海外生產成本” 間艱難抉擇。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國際規則話語權的爭奪。金磚國家正借此機會推進本幣結算體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布,對金磚國家出口的天然氣已全部改用人民幣、盧布、雷亞爾結算,這與特朗普 “美元霸權不可動搖” 的主張形成直接對抗。
四、歷史鏡像:保護主義的輪回與代價
這一幕讓人想起 1930 年《斯穆特 - 霍利關稅法》的悲劇 —— 美國通過提高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戰,最終加劇大蕭條。但特朗普顯然認為時代不同:他在集會上對比 1930 年與 2025 年的數據,強調當前美國制造業占比(8.4%)遠低于當年(21%),“必須用非常規手段搶救”。
然而歷史經驗顯示,此類政策往往導致反噬。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自特朗普首次提出對盟友加稅以來,美國農產品海外市場份額已下降 3.2 個百分點,而金磚國家正通過自貿協定填補空白。專家警告,若 10% 關稅落地,美國可能失去全球第二大出口市場的地位,而這正是特朗普聲稱要 “奪回” 的目標。
五、未來迷局:誰在操控貿易的方向盤?
特朗普的表態打破了傳統貿易博弈的攻防邏輯。金磚國家內部已出現分歧:俄羅斯主張借機擴大對美能源出口,中國則更關注技術領域的對等開放,巴西、南非則聚焦農產品市場準入。這種差異可能讓 10% 關稅淪為 “象征性動作”。
對美國而言,2024 年大選的臨近讓貿易政策徹底淪為競選工具。現任總統團隊批評特朗普 “用國家利益換選票”,宣布將否決任何 “鼓勵外國加稅” 的法案。但華爾街已經開始押注:若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與金磚國家的貿易摩擦可能從 “美國施壓” 轉向 “美國誘導施壓” 的新模式。
這場由 “自傷式宣言” 引發的貿易風暴,本質是全球化紅利消退后的秩序重構。當美國前總統公開為對手的加稅政策站臺,當金磚國家在錯愕中推進貿易保護,全球經濟正滑向 “以鄰為壑” 的危險邊緣。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言:“最可怕的不是關稅本身,而是規則被政治野心隨意揉捏的混亂。” 未來的貿易方向盤,似乎正被最不可預測的力量操控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