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小街站-西站站)將于7月8日正式初期運營,屆時,運營線路將達到11條。其中,西站站可實現與1號線、6號線換乘,小街站首末班發車時間分別為06:00和22:30,西站站首末班發車時間分別為06:16和23:06。?
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工程是PPP線路,是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之一,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組織推動,由天津軌道交通集團作為政府方出資代表,由中鐵(天津)軌道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實施。此次開通的小街站-西站站區段,途徑北辰、河北、紅橋3個行政區,全長約20公里。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緊密連接政務、醫療、教育、商業等重要場所,串接京津公路沿線商圈和西站京津冀同城商務區。開通后,將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北部區域的軌道網絡聯通能力,填補了部分區域的地鐵空白,進一步提升周邊居民生活質量與出行效率,進一步促進京津公路沿線經濟、文化發展,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現。
小街站輻射北辰、武清雙區,有效提升居民通勤出行體驗;郎園站、柴樓站、雙街站、西趙莊站輻射周邊大型居住區、工業園區及多所學校;延吉道站可達北倉鎮人民政府,方便政務辦理;北倉站、果園南道站、南倉站緊鄰御龍灣廣場、紅星美凱龍、辰悅廣場等核心區域,方便群眾享受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和服務;西沽公園站位于紅橋區紅橋北大街和五中后大道交口,將服務于河北工業大學、西沽公園等名校、景區;西站站位于國鐵天津西站南廣場下部,天津西站升級為1號線、4號線、6號線三線換乘樞紐,極大提升了西站交通樞紐的集散能力。
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以“地上看歷史名城,地下看名城歷史”為文化定位,在先期開通的小街站-西站站區段設置3座重點站和13座標準站,通過深挖運河文化脈絡,采用“近代-現代-未來”時空敘事軸線打造主題車站,設置展現天津城市歷史文化特色的公共藝術作品,一站一景,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讓市民在乘車的同時感受“津派”文化。
01
近代區段——西沽公園站
以河北工業大學為創作背景,采用工業風格進行裝修,以工業元素搭配復古的紅磚柱面與暖黃燈光,既展現了近代工業文明的粗獷質感,也致敬了河北工業大學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工業教育成就,讓乘客在乘車過程中感受天津近代工業發展的鏗鏘步伐。
02
現代區段——南倉站
以時空隧道為裝修風格,站內運用流線型設計,結合光影變幻與科技感十足的材質,打造出極具未來感的空間氛圍,象征著城市在新時代的飛速發展與不斷突破,讓乘客仿佛穿梭于時間長廊,領略現代天津的蓬勃生機。
03
未來區段——雙街站
通過光電技術及灰白色調,勾勒出對未來的暢想。站內設置動態光影裝置及以《未來暢想》為主題的公共藝術做品,灰白主色調搭配呼吸光源,營造出簡潔、輕盈、充滿科技感的空間,寓意著城市向未來邁進的無限可能,為乘客帶來沉浸式的未來體驗。
建設團隊深入貫徹落實天津市住建委“聚焦民生需求,加快地鐵建設”工作理念,以“目標導向、精細管控、創新驅動、精益求精”為管理核心,精準把握工程進度、質量與安全三大核心,大力推廣應用智能建造、數字裝配、BIM引導等先進工藝工法,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位一體”
持續加強“三位一體”安全管控,成功攻克地鐵明挖車站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盾構區間下穿既有運行高鐵站26組道岔群等一系列難題;
智能技術
采用智能云控制系統鋪軌技術、一體化裝配式消防排煙風管、全電子聯鎖信號系統,創造了天津PPP項目的14項第一;
節能增效
在前期階段就對一體化平臺、車輛、供電和信號等專業開展節能研究與應用。4號線全線列車采用永磁同步牽引系統,為天津市首例,有利于軌道交通行業節能增效,有助于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
創獲頗豐
該項目取得各類專利、軟件著作權60余項,獲批省部級工法7項,《地下盾構下穿高鐵基礎設施安全評價與變形控制》榮獲2024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資料來源:天津市地下鐵道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天津軌道交通集團 黨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