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仍在持續,并將生存壓力傳遞到了二手車領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近期新車降價已導致二手車市場持續低迷。“5月份二手車交易量環比下降5.72%,同比增長僅為1.22%,主要因素源于新車市場活躍和價格波動產生的分流效應和擠壓效應。”對消費者而言,用相同或略高于二手車價格的預算購置新車,是更劃算的選擇。
雖然新車價格不穩定是導致二手車行業面臨困境的直接原因,但是長遠來看,國內二手車市場的根本問題是二手車市場在面臨新能源轉型的大變局中持續低迷。主要表現在二手車認證體系、流通體系、配套等層面不完善,比如新能源車“一年出三款”的快速換代導致老款車型貶值加速且二手車主無法享受首任車主權益,電池健康度(SOH)檢測標準不統一,車商持謹慎態度。金融售后等服務配套不足,二手車貸款滲透率僅48%,遠低于新車。
另外,二手車行業誠信體系仍然有待完善,部分經營者仍存在隱瞞車況、虛假宣傳等失信違規行為,嚴重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形象。
當然,隨著中國車市不斷“撥亂反正”,二手車行業陣痛只是暫時現象,根本出路在于構建“政策引導+技術透明+服務閉環”的新生態。
受新車沖擊非常大
事實上,不斷下調的新車價格在刺激消費者購車欲望的同時,也牽動著二手車市場的敏感神經。眾所周知,二手車價格體系的建立得益于車市常年的穩定發展,憑借市場保有量、消費者口碑以及品牌影響力等因素形成,這也是二手車市場價格確立的基礎。
進入2025年后,中國車市價格戰越打越激烈,參與車企數量、降價車型規模及讓利幅度均創歷史新高。自主品牌大廠和新勢力品牌全員參與,所有的合資品牌加入降價陣營。應該說,在降價這件事上,沒有人敢落后一步,因為落后就意味著挨打——要經受競爭對手狂轟濫炸的降價,而且是持續不斷地那種。正所謂氣氛都已經到這了,想不跟進都難。大家還記得去年7月份宣布退出價格戰,全系車型價格上調3-5萬元。結果,銷量進一步惡化,8月華晨寶馬銷量同比暴跌40%。寶馬只好重啟促銷,部分車型最高降幅達38%,被消費者嘲諷"反復橫跳"。
寶馬
正是這種新車價格持續性波動致使二手車市場價格變得不穩定。
過去,燃油車憑借技術成熟、品牌溢價等因素,在二手車市場長期占據“保值高地”。德日系中級SUV車型三年保值率曾高達70%以上,甚至被消費者戲稱為“理財產品”。現在,這個局面被徹底打破。有數據顯示,在2023年,三年車齡的燃油車平均保值率56.8%。但到了2024年,其平均保值率下降到了51.8%。主流合資品牌燃油車三年保值率普遍跌至45%-50%,部分自主品牌車型甚至不足40%。
相較之下,長期以來二手新能源車保值率更低。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售價頻繁下調的當下,三年車齡新能源汽車平均保值率均不到50%。具體來看,純電動車(BEV)三年平均保值率為44.2%,插電混動(PHEV)三年保值率略高,為46.1%。部分高端車型的表現會高一些。比如可達59%-62%。
行業迎來新的窗口期
二手車市場量價齊跌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除了上文所說,因為新車降價使得二手車市場變得不穩定,還有新能源汽車正在憑借油電同價、電比油低的策略重構市場。這一點在中國新能源產銷量逐年提升中得到體現。這直接擠壓了燃油車的生存空間。
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燃油車產品線收縮,新車降價促銷進一步拉低二手車殘值。例如,某合資品牌為清理庫存,對旗下燃油車型最高降價6萬元,直接導致同車齡二手車價格崩盤。再加上,現在消費者購車預算收緊,對高性價比車型的需求激增。而二手車市場庫存積壓嚴重,部分車商為回籠資金,不得不以“跳樓價”拋售燃油車,進一步加劇價格踩踏。
事實上盡管面臨新車降價帶來的挑戰,我國二手車行業正迎來難得的發展窗口期。
一方面,2024年全國汽車保有量3.53億輛(公安部最新統計數據),龐大的存量市場為二手車交易提供了充足的車源儲備。政策方面,全國范圍內二手車限遷政策的全面取消,顯著促進了跨區域流通,交易效率正在提高。以長三角地區為例,異地過戶時間已從原來的7天縮短至2小時,車源跨區域流通率較政策實施前提升27%。
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中國車市價格戰的烈度正在減弱。5月以來,中汽協、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等機構相繼發布倡議,反對以價格戰為主的“內卷式”競爭,強調維護產業鏈健康。工信部也加強產品一致性抽查,推動車企縮短供應商賬期至60天內,緩解上下游資金壓力。7月起,高息車貸返傭政策叫停,此前通過金融貼息實現的降價模式難以持續,車價逐步回歸理性。
還有,現在二手車流通領域存在諸多亂象,比如大部分中小車商頻發以次充好、隱瞞事故記錄、調表車等問題。新能源車型存在著電池衰減,維修成本過高的問題,還有一點,現在技術更新快,前幾年電池的主流續航在500公里左右,現在則是7、800km都不覺得稀罕,導致舊款車型迅速貶值。這些都制約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對行業發展極為不利。
應該說,相關主管部門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車輛檢測,還有配套服務方面也在不斷完善。
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標準化檢測中心已超過120個,車輛檢測覆蓋率從2020年的不足40%提升至85%以上;金融機構針對二手車市場推出專項產品,比如有些交易平臺推出"100天電池回購保障"等創新服務,解決二手車電池性能評估等核心痛點。
還是那句話,從長遠來看,二手車市場一定是趨于穩定的。有的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耐心。
百姓評車
現在,中國汽車正在積極走向海外。二手車也同樣把出口作為行業發展的突破口。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不太一樣,因為已經運行了很多年,而且沒有經歷像國內這種大的轉型,因此它們在認證、流通、誠信經驗等領域都有著相關的規定。國內的二手車想要出口,必然要經歷規范化經營的洗禮。
這對于二手車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