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俄軍在前線多條戰線推進,戰果顯著。但烏克蘭背地里的小動作也不少,一次勝利行動,打了俄羅斯一個措手不及。
1.俄海軍副司令陣亡,烏克蘭底牌浮出水面
俄羅斯海軍副司令古德科夫陣亡的消息,引起了多方關注。這位今年3月才上任的海軍高級將領,在庫爾斯克州執行任務時遭遇致命打擊,成為俄烏開戰以來俄軍陣亡的最高級別軍官之一。但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已經是俄軍損失的第四五位少將級指揮官了。
而這一切無疑揭開了烏克蘭的另一張底牌,來自北約的精準情報。
(俄羅斯海軍副司令古德科夫在襲擊中陣亡)
現代戰爭早已不是簡單的槍炮對決,而是變成了由衛星、無人機、電子監聽和數據鏈編織而成的"天羅地網"。
北約的偵察衛星每天在俄烏戰場上空盤旋,配合電子監聽設備,俄軍指揮部的無線電通訊就像在玻璃房里打電話一樣透明。最要命的是,這套系統已經和烏軍作戰體系深度融合。從發現目標到實施打擊,整個過程可能只需要幾分鐘。
北約的偵察系統鎖定目標后,情報會立即分級處理,通過加密數據鏈直達烏軍前線部隊。那些配備北約制式平板電腦的烏軍指揮官,只需輕點屏幕,就能調出?,斔够鸺诘拇驌魠?。這種"即察即打"的模式,讓俄軍將領們防不勝防。
2.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俄軍遇上了難題
面對烏軍的打擊行動,俄軍通常會采取更猛烈的報復手段。有分析稱,眼下俄軍在烏東地區穩扎穩打,過于急躁的推進可能會影響整體布局。這種情況下,若能“斬首”烏克蘭高層,也是一種報復的手段。
(西方的情報支持,讓烏克蘭能精準打擊目標)
可惜的是,俄羅斯似乎在情報方面不占優勢。
首先,俄軍的現有技術難以對抗北約監聽系統。據悉,俄軍前線隊伍還在依賴未加密的高頻電臺和民用通信設備,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安全漏洞。有數據顯示,俄軍指揮信號被截獲的概率高得驚人,這直接導致前線指揮部頻頻成為活靶子。
其次,俄軍的偵察能力也難以跟上現代戰爭的需求。曾幾何時,俄羅斯的太空偵察能力也算是世界頂尖,但現在這些天基衛星體系已然老舊,覆蓋偵察的范圍僅為數千平方公里,與西方相比相差甚遠。
此外,俄電子設備精度不足,令其在戰場態勢感知上步履維艱。信息化戰爭中沒有足夠的“眼睛”和“耳朵”,又如何能料敵先機?
最關鍵的是,傳統指揮方式也給俄軍帶來了新的風險。俄軍高級將領習慣于親臨前線督戰,但在現代戰爭中容易被敵人視為打擊目標。一旦行蹤被敵方掌握,他們便成了烏軍火力打擊的活靶子,這也是為何多名俄軍高級將領在戰斗中陣亡的原因之一。
(俄軍在情報方面稍顯遜色)
面對這些困境,俄情報系統如果不進行徹底革新,只會在對抗北約和烏克蘭的戰斗中越來越被動。
3.俄烏沖突,正滑向更危險的深淵
事實證明,俄烏沖突正在滑向一個更危險的深淵。如果說前期的較量還停留在傳統戰場,那么接下來可能會出現民用設施爆炸、政要遇刺、網絡攻擊等場景。
從某種程度上說,烏克蘭是在西方盟友的幫助下,進行一場集體力量的較量。在北約多國的支援下,從偵察監控到導彈空襲,從信息識別到網絡攻防,烏克蘭不僅擁有了戰斗力,更提升了“戰斗智慧”。這些手段極大地削弱了俄軍的指揮中樞。
現在看來,烏克蘭顯然已經嘗到了甜頭。他們發現,比起正面硬剛,這種"打黑槍"式的混合戰法效果更好——成本低、影響大、還能打擊俄方士氣??梢灶A見,接下來烏克蘭會變本加厲,把戰火燒到俄羅斯本土的發電站、鐵路樞紐甚至政府大樓。
(烏軍嘗試在新戰線上占據優勢)
一旦這種情況頻繁發生,將進一步攪動俄羅斯內部的緊張局勢,使得普京的威權政治受到挑戰。
在這個信息戰成為常態的時代,俄情報體系亟需革新,才能應對烏克蘭及其背后的北約聯盟的持續壓力,否則,隨著沖突的延續,俄羅斯將會在這場情報對抗中越來越被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